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不只是在教室中利用传统的教具、学具传授知识文化,而是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尤其音频、视频等资源甚至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资源共享,最大化地解决教学中资源短缺的现状。在暑期的兴成长学习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新时代的教师要转变思维,要转变方式。
王菲老师的《多元化的教师成长》一课让我感触颇多。她说教师到网师要思维转变,要方式转变。教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打破传统,不断学习新的理念,要做有创意的老师,也可以链接优质资源给自己定位,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想新学期伊始,根据假期所学再结合学生实际,我决定开展游戏化语文课堂设计。游戏是非常有趣味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要为学生设计很有趣的活动,还要紧贴教学内容,不能脱离知识而单纯游戏,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教学的知识点设计游戏环节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目标也会更好地实现。如果游戏环节完全脱离了教学内容,就不会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初中语文《背影》这一课的时候,文中对背影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描写,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找背影”的游戏环节,让一个小组的学生站在前面,同学在不告知其他人的情况下自己选择一个背影进行描述,然后让下面的学生猜猜自己所描述的是哪一个人的背影。这一游戏环节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激发学生参与到游戏中的欲望和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词汇进行描绘,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内容。
另外,教师在设计游戏的时候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加有亲切感,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通过生活内容丰富初中生的学习生活,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皇帝的新装》这则故事的时候,可以通过表演比赛的方式进行展示,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可以认真揣摩文中作者描写的每一个人物形象,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含义。
再者还可以大胆尝试使用思维导图。《春》、《济南的冬天》和《雨的四季》等非常的适合。通过集体备课和个性备课,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也调动了兴趣。同时比较复杂的文学常识也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梳理,便于学生记忆,事半功倍。我想这些内容都是值得思考和尝试的。
我非常欣赏这样一段话:不忘初心,放得始终;牢记使命,终其一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初心未改,使命必达。作为一个一线教师,就需要我们要有大爱,淡化功利思想,这样才能对得起我们的青春,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想法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