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期原生营开营之前,我和女儿有过一次激烈又无声的争吵,起因是我无法忍受她拖拉到周日晚上才开始熬夜写作业,她用大段大段的文字夹杂着一贯的脏话表达她对我的控诉。这样的争吵我总觉得是小事情,因为它无声无息……只是,文字中的一些字眼让我有种强烈的愤怒:你从来都不了解我,你以为的我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如果要装要演我就配合你,如果要撕我奉陪到底…… 我不理解她说的是什么,只是那股愤怒,让我清空了所有和她的聊天记录。
开营第一天,老师让我们填写目前的困扰,其中有一条我写着:希望找回和女儿的链接感(链接感多么虚无缥缈的东西,但是她出生的头几年里,我分明感受到过,只是自从上学起,我就把它弄丢了)
跟随着老师的指导,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我们学习看见并表达,表达情绪并寻找信念。我清晰记得那前一天的带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因为我看到了从不曾回忆过的外婆的脸。那一晚我做了好多梦,梦见的是什么一概都不记得。起床后去孩子们的房间打扫,老二的房间垃圾堆放在各个角落,老三合着衣服就睡了,心底先升腾一种愤怒,继而是无能,再接着是深深的羞愧。我开始学着表达情绪,表达信念。“我是个无能的妈妈,我是个无力的人,我无法管教好我的孩子”这些信念的表达准确却又不那么准确,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还差那么一点点。我边做家务边念叨,直到站在阳台的水池边洗衣服,“我是个很装的人”顿时嘴里冒出了这一句,眼泪倾泻而下。“我是个很装的人,我虚伪,我一直在演,我对我的家人也一直在演……”这种直击心灵的表达是很痛的,但痛中又有坦诚与畅快,等情绪渐渐过去时,耳边有一句低语:“我的女儿爱说脏话,那是代替我在表达……”
当晚,我把这两天的功课和女儿分享,这时候她已经从公立转去国际学校,她住宿在学校。她来消息说:“妈妈,建议你听一首歌——《送你一朵小红花》”,那时我正准备出门去买第二天的早饭,这首歌我听过,所以并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购买完离开超市的时候,她又给我发了一条消息“你听了吗”我停下脚步,打开微信音乐,搜索《送你一朵小红花》,播放…… 前奏想起,泪如雨下……
送你一朵小红花,扎根在你心最深处的泥沙
奖励你能感受到,每个命运的挣扎
是谁挥霍的时光啊,是谁苦苦的奢望啊
这不是一个问题,也不需你的回答
一个才13岁的孩子啊,一个才懵懵懂懂的年龄呐,可母亲内心的挣扎与翻涌她全都能感受到。
接下来每一天,她都会和我联系,她询问我需要什么圣诞礼物,我说“你给我画一个圣诞头像吧”。我在3年前就一直请她为我画,可是她迟迟没有动过笔。第二天她用独有的微信开场方式连发了我十几个“Oi”接着,我收到了我的头像:那是一双手,手心里捧着我最喜欢的龙猫,手心里汇聚着温暖的光,我知道那双手是我自己的手,也是孩子手,手心里呵护的龙猫是我自己,也是我的孩子……
那一天我的孩子翻看并评论了我早期的十几条朋友圈,临近睡觉,她突然给我发来一条消息。“快看我的头像,漂亮吧”我打开,那是她3岁时我给她拍摄的一张照片——那天我给她买了一对蝴蝶翅膀,她高兴得背着不肯脱下。我站在她身后,她的爸爸蹲在她的前方,我们俩同时为她拍了一张照片,我把照片上传到朋友圈,写道:麻麻,我长出一对翅膀,何时能够振翅飞翔……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和女儿都破茧成蝶;那一刻,我突然找回了逝去已久的链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