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其实大部分人的答案都大同小异,真诚,平等,距离,分寸,都是能够稍加思索想到的答案,其实每天的话题都感觉没有什么“话题感”,就好像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一样,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但是,尽管这些都是很常规的话题,但还是会引起我的思考,我们会不自觉的代入,想想自己的真实情况和经历。所以渐渐明白:就算是对很普通的话题的思考,也会有意义。
昨天在“面对质疑”的话题中,就有位动画人通过回忆自己的真实经历,分享了在这次事件中领悟到的经验,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不禁想到某本书中提到的观点:要说服别人时,只给结论而不说明理由和原因是不能让人信服的。(这里还想到今天有人在说网络写手们为了传达自己的观点,对同一件故事编不同的结局,都能受到粉丝追捧的情况,虽然这么做很不高尚,但是他算是抓住了重点,说结论的时候要给出原因和理由)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些话题虽然看似很普通,每个人都可以就此发表一些绝对正确的观点,甚至可以说得很漂亮,但是归到实际情况的时候往往又是另一种情形了。想到那句台词了:听说过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我们是能说出很多大道理,但能不能过得好真的只有自己知道了。所以我认为,对于话题的思考最好还是要有带入!
说回今天的话题,其实如果让我说的话,我也会说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真诚,只有真诚沟通才能真心相待,拉近距离;等双方真正熟络了,要有共同的话题和不冲突的三观才能保持进一步的交往;然后就是平等了,双方互相提供的价值或者潜在价值能否相等是决定能否长期交往的基础;最后就是提醒双方要注意把握分寸,注意保持真实的自己等等。怎么样,是不是也很有道理?
道理讲完了,不过针对这个话题,我还有话要说。我要说的是看起来会令人嘲笑的亲身经历,我从未想过要把它们写下来,今天借着思考话题的机会面对一下真实的自己吧。“说出来不怕您笑话”,这是我要说的第一句话。
说出来不怕您笑话,在高中的时候,我曾与我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进行过长达一年多的沉默。分析不出具体原因,好像就是在一次不知道是不是矛盾的小矛盾之后,两个人就跟说好了一样互相保持沉默。虽然每次碰到都会尴尬,在有第三个人在场的时候也不会毫不理睬,但是我们永远会回避只有我们两个人在的时候,这种状态一直保持到高三毕业。
我们没有,至少我没有去试着交流和沟通,好像不去沟通就说明没有问题一样。我们也没有激烈的争吵,没有恶语相向,想着对对方还是有好感的,不至于歇斯底里,大吼大叫。我期待我们突然有一天会和好,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然而随着沉默时间的加长,我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不可能和好,也不可能争吵。后来调整座位,我们不再是同桌,他会继续没心没肺的大笑,我会默默做自己的功课,一直到高中的最后一天,我们都没有和好。
说出来又不怕您笑话,在本科的时候,我还曾与我的室友,进行过长达一年多的沉默。这次情况差不多类似,矛盾也不是因为争吵,只是开玩笑似的不停的吹捧和否定吹捧,最后他烦了,我便识趣的不再作声。从那以后也开始“默契”的互相沉默,更尴尬的是,他一直是我的室友!反正我的脸皮已经很厚了,已经不在乎了,也就一直保持现状到本科毕业。
说出来还不怕您笑话,也许是因为时间这剂良药,也许是因为都长大成熟了,高中那位同学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和好了,能够互相正常聊天了。本科那位室友和我考上了同一所学校读研,不过还好并不在一个校区,也在一年后某次聚会中不知不觉和好了,现在在同一座城市工作,会偶尔聊个天,也准备近期出来小聚一下。
人真的是一种奇妙的生物,其实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也没想明白当时的我应该怎样处理才会避免这样长时间尴尬的沉默,希望有一天能够把其中的道理想明白,捋清楚。如果能有心理学专家帮我分析一下这个案例,我将感激不尽!
所以,到底人际交往中什么最重要?容我再经历、思考一段时间吧,不管怎样还是感谢这个话题给我反思自己的机会。
(呃,今天写得很乱,完全是想到哪写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