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晴天
昨天晚上,我已经躺到床上准备睡觉了,听见手机响了一下,我起来看了看。宿管老师在群里发信息,说我们班两个孩子在宿舍打架,停宿。我一问,两个孩子都已跟家长打通电话了。我就重又躺到床上了。
刚刚迷迷糊糊地入睡,又被电话铃声惊醒了。这次是其中一个家长打来的电话,问怎么回事。具体原因我还不知道,就说先接回家,明天再说吧。这个妈妈就继续说,他家孩子周末回去说在学校受气,说有两个孩子老欺负他,这次又欺负他……电话那头听见孩子的爸爸说“把那孩子砸了去!”我一听这样的话,心里有些着急,就对他说:“你家孩子在学校不受气,今天还看见他追着别人打呢,那个男生碰了他一下,他就追着打人家,这样怎能受气?再说了,两个孩子能打起来,说明两个孩子都有错,一个巴掌拍不响……”
躺到床上,我又想起前些天,数学课下课后,这个同学追到办公室,质问数学老师的事情。问数学老师:“你们是不是嫌我笨,把我放弃了,不管我了?”一个连老师都敢质问的孩子,在学校还能受气?
今天早上一问才知道,昨晚熄灯后。甲同学爬到乙同学床上,丙同学把丁同学的拖鞋扔到乙同学床上,乙同学把拖鞋一下子丁同学床上床上一只,床下一只。丁同学找不到拖鞋,以为在甲同学床上,甲同学就喊着让丁同学上床找,丁同学爬到甲床上,宿管老师就到了,以为两个人在打架。就通知家长到学校接孩子。
丁同学的家长,接到孩子电话,就认定孩子在学校又受气了。所以给我打电话,给宿管老师打电话说话都不好听。宿管老师也很生气,乙同学怎么还在宿舍住宿啊?万一哪天又有人惹着他,他还爬人家床上打人家怎么办?
早上,政治老师(也是班主任,群里的信息她也看见了)也守自习,就问起昨天晚上的事情。我说,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受气。她就说起前些天去宿舍值班时,乙同学追着告状的事情。那天,不知道谁的牙膏弄到他床单上一点,他就认定是宿舍的一位同学。非得说床单上的味道和那位同学的牙膏味道一样,还追着老师让老师闻。最终,也没有查出来谁摸的牙膏。这样的小事儿也难免,谁挤了牙膏,不小心蹭到他传单上一点也是有可能的。我估计,没有人会把自己的牙膏,故意挤到别人床上吧?
乙同学这些天,在他们小组里进步很大,知道上课该干什么了。并且每次下课都会拿着自己上课的笔记让我看。数学周清时,找老师要了张小卷做,周清时居然考了73分(100满分),数学老师表扬,我也在班里表扬了他。上次接孩子时,对家长说了孩子的进步,家长激动地热泪盈眶。
谁家孩子在家也是宝贝疙瘩!孩子们过集体生活,难免有磕磕绊绊的时候。他们在与同学们的一次一次磕磕碰碰中,学会人际交往;他们在与同学们一次一次小小误会中,不断自我成长;他们在与同学们的一次一次打打闹闹中,收获纯真的友谊!如果每一次,都需要家长出面调节矛盾,孩子怎能历练出来?如果每一次,孩子都得成为胜利者,还有谁愿意跟这样的孩子做朋友?如果每一次,家长都出面袒护,孩子岂不成了温室里的小苗?试问,温室中怎能长出参天大树?
我也是一个妈妈,我也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每次孩子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我都会先批评自己的孩子,不会去指责别人家的孩子。我认为自己应该先教育好自己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有别人教育,不需要我们去指手画脚。所以,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也没有学会袒护学生。只要有其他班的同学上门告状,我都是先处理自己的学生,绝不会袒护他。
孩子犯错了,袒护孩子不是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啊!这样袒护下去孩子怎么会有正确的是非观念?我希望家长们都能,正确对待孩子的犯错。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来处理孩子的问题!怒火中烧下,只会错上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