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怎么回应

读《苏东坡传》时看到苏东坡与张惇去芦关时遇到一个很深的山涧,山涧之上只有一个窄窄的木板,山涧有一百多尺高,两侧悬崖峭壁,下面是湍流的河水。章惇让苏东坡走过木板去对面的悬崖上题字。

今天上课的时候,在听写完上周末留的几个词组,我给学生讲了苏东坡和章惇过山涧的故事。我问学生,如果你是苏东坡,当章惇建议你走过山涧去对面悬崖题字时,你会如何回应?你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完全凭自己的真实感觉做出回应。

等学生写完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后,我把他们的纸条收上来。然后我告诉他们苏东坡的真实反应。苏东坡拒绝了章惇的建议,他没有过山涧。章惇却不动声色地走过山涧,并且在对面的悬崖上拉着绳索题了字。苏东坡认为章惇敢拿自己的生命冒险,将来也一定敢取他人性命。

讲完苏东坡的回应,我问学生他们刚才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回应。一部分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有些担心。大多数的同学是痛快地接受邀请,欣然同意去冒险;少数学生选择拒绝接受提议,并给出理由;有一个学生选择先让章惇过,然后自己跟着过。

就这个问题我与学生当场进行了讨论。选择接受的同学请思考接受的理由是什么,并且说说这样冒险行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给我们可能带来的又是什么?

我希望学生们在生活中遇到类似场景时要理性思考,全面考虑行动的可能性后果,这些后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是否是自己能够接受得了的,是否是自己可以把控的。不管怎么说,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没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生命在,希望才在。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想一想,人们是否因为苏东坡当时拒绝了章惇的建议而影响对他的尊敬,是否因此而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名气,是否因此影响他的历史地位。一个人有清晰的判断能力,独立的选择能力,勇敢的行动力,会帮助他走向真正的自我,做出自己喜欢的选择,这也是生命的独特魅力。

所有的选择都要遵从自己生命的需要,也要尊重个体的差异性。看到秋天的繁华一点点褪去,留个我们越来越朴素而真实的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