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手里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这段耳熟能详的观音偈经文,是佛弟子对观世音菩萨形象的刻画和赞颂。观世音菩萨,全称尊号“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观世音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的功德和思想。据《妙法莲花经普门品》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她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称为大乘佛教的根本。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
小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最喜欢听父亲给我讲《西游记》故事。在故事里,我最敬仰的神仙就是观世音菩萨,她轻轻松松治服了大闹天宫的美猴王,唐僧师徒多次遇难都是她从南海飘然而至,毫不费力地惩治收服妖怪……少时的我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拜虔诚之心,油然而生,经常随着大人们去寺庙对着观音佛像礼拜。
机缘巧合,有幸瞻仰到这尊精美绝伦观音玉雕佛像。她高22厘米,厚5厘米,由晶莹剔透的上好羊脂白玉雕刻而成。无论从正面、侧面、背面以及各个细节部分去欣赏,无不赞叹古代玉雕大师的高超技艺和独特的审美品味,妙到极致,美不胜收。这尊观音佛像身姿修长妙曼,婀娜多姿,衣袂翩翩,绣带轻飘,低眉颔首,高发发髻,头背后一圈圣光围绕,缨络垂珠,神情慈悲。
从佛像雕刻人物塑像角度颀赏,这尊观音菩萨雍荣大度,脸型丰满圆润,五官精致,眼帘低垂仿佛静思,神情怡然自然于万千浮沉里守一方安详;又似人间少女憧憬世间的美好生活。特别是妙曼婀娜身材秀丽匀称,多一分显肥胖,少一分又太瘦,真正体现女性身材的恰到好处,与当今世界对女性的审美标准不谋而合。
从衣饰上欣赏,菩萨彷佛穿着一件薄如蝉翼的丝质长裙仙衣,外披条帕,衣褶自然,裙带飘逸,特别裙带转折处,玉质透明通透,或隐或现,充满灵动。
从这尊雕像的肌肉雕刻欣赏,让欣赏者能感受到女性的冰肌玉骨之美,皮肤亦如凝脂富有弹性,吹纸若破。仔细观察,皮肤下面的血管仿佛在流动…特别是手部细节的刻画,菩萨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手腕部各有套一只玉钏,左右手上下自然持佛印在胸前,双手各用大拇指与无名指轻拈宝珠,能体会到她拈珠的轻柔。自古雕刻人物佛像,最难就是手部造型,这尊观音菩萨的右手兰花指手腕的角度非常优雅,纤纤玉指,让人神迷。
从玉观音的背影欣赏,更像是一位绝代佳人在款款移步,胜过丅台上走秀的名模,纤细小蛮腰,线条流畅自然,无可挑剔。头上的椭圆光环更起了点缀之妙用,在视觉上让这尊观音菩萨如秋月一般温暖人心。
中国人喜玉,和田玉质地温润,文化浓厚,体如凝脂,温润细腻。几千年来,玉文化于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默默惊艳着岁月。君子如玉,温润而泽,佳人似玉,玲珑剔透。这尊用上好的羊脂白玉精雕而成的玉观音是古人对观音虔诚信仰的一个见证。据说观音是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那时候观音的大菩萨相,是大丈夫相,特别是在甘肃等地的南北朝壁画和石雕观音作品均以男性形象示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随着民间传说观世音菩萨的普度众生,慈悲救苦,菩萨形象逐渐向女性靠拢。到了北齐时,人们开始认为应当是女性;在唐代,观世音形象的推动和笃信佛教的武则天有分不开的关系。被称为中国美美术史上的杰作与世界艺术瑰宝之称的洛阳龙门石窟菩萨雕像相传就是按武大帝的容貌与仪态雕刻传世。而到了宋代,观世音女性形象已经定型了,甚至还有一个关于观音菩萨化身成妙庄王心地善良的女儿妙善的传说,从此观世音女性形象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像,基本都是女身,一些学者,则直称观音为东方的女神。
孩子的奶奶今年九十高龄,依然慈眉善目、身手敏捷,声音清脆。她是虔诚的观音信仰者,九十高龄的她,每天早上坚持步行去寺庙敬香,礼拜观音菩萨。在她心中,观音菩萨是最神圣最灵验的,儿女们的事业,孙辈们的考试升学、工作,老人家都会在跪在菩萨面前,轻声细语地求助菩萨保佑。她认为她的三个孩子各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都是观音菩萨所赐,她的所求,观音菩萨都能成全。老太太对于儿孙们的爱是深重和无微不至的,观世音菩萨对世人的爱亦是大慈大悲,也如同慈母爱自己的儿女一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每每诵念《心经》,我眼前都会浮现菩萨的大慈悲相,她如一轮秋月温暖着我在异乡的岁月,她引导我去助人去行善,点亮前行的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