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家长们是越来越焦虑了,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一岁开始,早教班、兴趣班、补习班、竞赛班,各种班一路陪伴着孩子直到送入大学的校门。
当孩子进入大学后,家长们以为总算是能松口气了,何曾想离开家长的孩子如脱了僵的野马,开始厌学、抑郁、沉迷游戏无法自拔,紧接着工作问题、婚恋问题接踵而至,家长们这才明白过来,当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自己此生再无宁日了。
当然也有省心的孩子,但属于少数。即使再不让家长操心的孩子,也会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历各种难题。那么作为家长,是否深度思考过,将孩子成功送入名校大门是教育的成功和完结吗?我认为不尽然,上了大学才是他们人生的真正开始。
这个问题也曾困扰过我很久,在儿子大学毕业后我似乎找到了一点答案。我观察儿子如何打发工作之余的8小时之外,发现了他选择打发时间的方式多少是受年幼时父母行为的影响。
今天这篇文章只探讨父母想给孩子怎样的人生体验,不延伸孩子自身的生命探索。
当发现孩子成年后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是受年幼时父母行为的影响后,父母自己的人生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和教育子女去享受他们的生活?孩子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一路披荆斩棘地立于广阔天地之间呢?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素质不可或缺:持续学习的能力、坚毅力、合作精神。
持续学习力是一个人一生向上突破的源泉,也是弯道超车的基本保障。当孩子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愿意去尝试和探索新鲜事物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保护,即使孩子终将平凡,但他的人生宽度将会高于常人。
坚毅力是很多成功人士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从小让孩子确定一个爱好,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这期间家长不要怕累,爱好终将伴随孩子一生,成为闲暇时的消遣,也会让孩子养成遇事迎难而上不轻言放弃的人生态度。
合作精神是工作中难能可贵的品质。美国公司招聘时,通常有三次面试,常常第三次面试会是招录你所在部门的全员对你进行面试。初听时觉得挺有意思,细思量后发现很有道理,我们有句老话也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队合作是决定在职场中能够走多远的素质之一,无论何种文化,讨喜的人到哪都受欢迎。那么如何培养合作精神呢?就是让孩子多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换位思考,遇到困难时懂得寻求帮助,乐于沟通交流。
如果孩子具备了这三项能力,即使进不了名校,相信人生之路也会越走越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