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三个问题
1.什么是心理学?
2.心理学能解决什么问题?
3.心理学会使用哪些科学方法呢?
三个重要的知识点
1.心理学是一个广阔的领域, 包括许多专业方向, 但从根本上说,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对于心理学的这个定义, 我们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心理学不仅包括心理过程, 也包括行为。换言之, 心理学领域, 涵盖了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 比如思考、感觉和愿望, 以及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外在行为, 比如说话, 微笑和跑步;
二是心理学的科学性, 建立在客观可验证的证据之上, 不像在非科学领域中, 仅仅有专家和权威人士的意见。
2.现代心理学由六个主要视角构成:生物视角, 认知视角, 行为视角, 全人视角, 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每个视角都发展出了有关心智和行为的全新概念。
3.心理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一样, 使用科学方法来实证性地检验他们的观点。 科学方法依赖的是可检验的理论和可证伪的假设。是否使用科学方法来实证性地检验观点, 正是心理学不同于各种伪科学之处。
三个有用的知识点
1.心理学有五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相关研究、问卷调查、自然观察和个案研究。
2.心理学研究需要规避一些常见偏差, 如情感偏差, 期望偏差和证实性偏差。他们会成为批判性思考的绊脚石, 甚至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不利影响。科学家控制研究中偏差的一个方法是双盲法。
3.心理学研究可能涉及一些严肃的伦理问题, 需要遵循相应的伦理规则。心理学家应当遵循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伦理准则, 人道地对待被试, 比如需要获取被试的知情同意, 如果对被试使用了任何欺骗手段, 则必须尽快提供事后解释,
可实践的知识点
批判性思维, 是我们区分心理学和伪心理学的重要技能。
当我们面对声称有科学依据的新观点时, 应该批判性地提出下面六个问题,
一,观点来自何处,
二,观点是合理的还是极端的,
三,证据是什么,
四,相关结论是否存在被偏差污染的可能,
五,推理过程是否避免了常见谬误,
六,是否需要多元化视角,。
心理学的历史
几百年前, 笛卡尔指出, 感觉和行为都和神经系统中的活动有关。基于这一主张, 它使心智研究变得科学化, 最终走向了现代生物视角。这一视角从身体过程, 如大脑功能和遗传学中寻找行为的原因。
心理学被作为一门科学, 源于1879年冯特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冯特的心理学, 后来被美国心理学家演变为结构主义。主张通过研究诸如意识等心理过程的内容和结构来理解他们。
被称为机能主义的另一个早期心理学派认为, 最好从心理过程的适应性, 目的和功能角度理解他们。.
这两个学派都因为使用了内省法而受到批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内省法太主观。
解决内省法这个问题, 花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通过不同学科专家合作, 最终形成了现代认知视角。认知视角的心理学家对学习、记忆、感觉、知觉、语言和思维感兴趣, 并且强调信息加工。
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了行为视角, 他拒绝使用内省法和心理解释, 而是选择通过可观察的刺激和反应来分析行为。行为主义的倡导者如约翰华生和斯金纳, 以其对客观方法的主张, 对学习本质的洞见和管理不良行为的有效技术, 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20世纪出现的心理学视角除了行为视角外, 还有全人视角, 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
全人视角主张从全局的视角看待个体。
发展视角, 提醒我们, 注意个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 发生了可预测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而社会文化视角认为, 每个人都受到其他人和他们所处的文化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 现代心理学不断发生着改变, 生物、认知和发展视角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如今心理学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心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医学、信息科学、工程学等学科高度交叉融合,采用基因分析、现代神经影像等技术,从基因—脑—行为—认知的角度,分层次研究人脑认知功能、情绪情感过程及其神经机制,不断深化对心理活动物质基础的认识,同时也在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心理学积极应对网络化、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开展基于新媒体、大数据分析的宏观社会心理规律研究,注重阐明人类个体与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以理解、调节并提高人的社会行为效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心理学努力为解决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以及认知和情绪障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和技术,对心理疾患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生理—心理—社会—工程”的新医学模式和人类身心健康促进模式日益被理解和接受。
引言
本章目标:解答“心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这个问题
内容设置:
1.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和科学的科学——批判性思维是区分心理学和伪科学的重要技能。
2.心理学的主要视角
生物视角、认知视角、行为视角、全人视角、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这些视角是如何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如何采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心理学:实验、相关研究、问卷调查、自然观察和个案研究。
如何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解决不同的心理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需要规避的偏差——情感偏差、期望偏差和证实性偏差——会影响批判性思考甚至对研究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4.心理学研究的严肃伦理问题及规则
5.心理学当前快速发展期的突出特点
核心概念
1.1心理学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包括许多专业方向,但从根本上说,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1.2现代心理学由6个主要视角构成,它们是生物视角、认知视角、行为视角、全人视角、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每个视角都发展出了有关心智和行为的全新概念。
1.3心理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一样,使用科学的方法来实证性地检验他们的观点。
故事背景
朋友:“孩子们吃掉了各种各样的甜食——蛋糕、冰淇淋和糖果——之后,他们又蹦又跳,亢奋得像要疯掉了!”
我:“人们认为的“常识”可能是错的,这次是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看到的所谓的‘糖会让孩子们亢奋’,可能只是聚会让孩子们亢奋。”
朋友:“只愿意相信他们看到的?你能证明糖不会让孩子变得亢奋吗?”
这里其实假设变了,根据原问题应该提出的假设是“糖会让孩子变得亢奋”而不是“糖不会让孩子变得亢奋”
我:“我能做的就是做个实验来检验糖能让孩子‘亢奋’的说法,然后我们就能知道你的断言是否成立。”
本章思考题
心理学家会如何检验糖使儿童亢奋的说法?
实验示例: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杯高糖饮料,看看会发生什么。
实验问题:由于人们通常只会看到他们期望看到的事情,我们对糖和亢奋的预期很容易影响我们的观察。
实验反馈:我们如何设计一个关于糖和亢奋的实验,同时又不让它受到我们预期的影响呢?
思考题含义:“糖与亢奋”问题所阐述的重要概念是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运用科学方法来探索心智和行为。
关键问题:什么是心理学,什么不是心理学
核心概念1.1
心理学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包括许多专业方向,但从根本上来说,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第一个重点:
心理学不仅包括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如思考、感觉和愿望;
也包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外在行为,如说话、微笑和跑步。
第二个重点:
心理学的科学性建立在客观、可验证的证据之上;
不像在非科学领域,仅有专家和权威人士的意见。
1.1心理学:超乎你的想象
学习目标:描述构成心理学的不同专业方向
1.1.1从事心理学工作的三条途径
1.实验心理学家
2.心理学教师
3.应用心理学家
实验心理学家(研究型心理学家)
a.规模最小
b.开展大部分科研工作,创造新的心理学知识
c.大多数在高效或社区学院开展科学研究并从事教学工作
心理学教师
a.通常在高中或学院里工作
c.更专注于教学
应用心理学家
a.运用实验心理学家所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b.工作场所多种多样
1.1.2应用心理学专业
工业组织心理学家
运动心理学家
学校心理学家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家
司法心理学家
环境心理学家
老年心理学家
1.1.3心理学并非精神病学
几乎所有精神科医生都治疗心理障碍,但只有一部分心理学家可以治疗精神障碍。
精神病学(psychiatry)属于医学专业,而不是心理学的一部分。
精神科医生
取得的是医学博士学位,接受过心理及行为问题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的专门训练;
有行医和处方权,倾向于治疗患有较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
从医学的角度看待病人,把他们看作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心理学涵盖的范围更广。
大多数心理学家
训练重点是研究方法,以及对心理学特定领域的深入研究;
一般没有处方权;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人;
1.2区分心理学与伪心理学
学习目标:区分心理学和伪心理学
伪心理学:伪装成科学真理但实际都是毫无依据的心理学信念。
1.2.1批判性思维是什么
6种批判性思维技能
观点的来源是哪里:来源人是否具有相关领域的实际专业知识?(恐吓从善)
观点是合理的还是极端的:不寻常的观点需要不寻常的证据;用简单方法就能解决复杂问题实属罕见
证据是什么:提防轶事证据或声称新计划有惊人效果的证词
相关结论是否存在被偏差污染的可能:情感偏差、证实性偏差
情感偏差(emotional bias)指的是个体的情绪状态或情感倾向影响其认知、决策和行为的倾向。情感偏差可以使人们在评估、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偏离理性分析,从而受到情绪的影响。
证实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是一种认知偏差,指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住那些支持自己先前信念或假设的信息,而忽视或低估那些与其信念相矛盾的信息。这种偏差使人们更容易保持和强化他们的现有观念,即使这些观念可能是不准确的或有偏差的。
推理过程是否避免了常见谬误:用常识替代科学证据、相关-因果谬误、
是否需要多元化视角:大部分关于人类的行为问题和社会问题都是复杂的,需要从多个角度看待才能完全理解。
对本章思考题的批判性思考
1.思考来源
8岁小孩的母亲并不是研究糖的生物学影响的专家
2.检验证据
做过糖对儿童行为影响的科学实验吗?,如果做过,实验结果反映了什么?
3.是否存在偏差
比如,
证实性偏差会让我们倾向于记住孩子们在吃糖后变得亢奋的情景,忘记或忽视他们吃糖后没有受到影响的情景;
期望偏差会让我们预期孩子在吃糖后会变得亢奋,于是这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情况
4.观点提出者是否避开了常见推理谬误
吃糖与变得亢奋只是相关而并非因果
5.还有哪些视角应被考量
可能是家长允许孩子在聚会上有更活泼的行动举止,同时儿童聚会的一般特点和社会规范实际上也需要充满活力的游戏
心理学很有用 心理学专业
拥有基础的心理学知识的人
拥有心理学学士学位的人
拥有心理学硕士学位的人
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的人
关键问题:心理学的6个主要视角是什么
核心概念1.2
现代心理学由6个主要视角构成,它们是生物视角、认知视角、行为视角、全人视角、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每个视角都发展出了有关心智和行为的全新概念。
思考题:拖延症是怎么形成的。
1.3心理与身体的分离
学习目标:解释生物视角
1.3.1现代生物视角
心理学中的生物视角试图从我们的大脑和神经系统中寻找人类行为的起因;
神经科学和进化心理学都是生物视角的分支。
1.3.2生物视角的两个变体
神经科学综合了生物心理学、生物学、神经学和其他对大脑运作机制感兴趣的学科。
(拖延症可能来源于遗传)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源于遗传倾向;
进化心理学的目的是通过弄清楚早期人类的行为是如何具备适应性(有利于生存)来解释行为。
(拖延症通过某种方式帮助早期人类生存或繁衍)
1.4科学心理学的创立
学习目标:描述科学心理学和现代认知视角的发展史。
威廉·冯特:科学中用来客观地测量和研究自然界的方法,比如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也可以用来研究心理与身体。
1.4.1冯特对意识元素的寻找
时间:1879年
地点:莱比锡大学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人物:冯特和学生
事件:运用内省的技术进行对各种刺激的感觉和情绪反应进行研究。
1.4.2冯特的结构主义
1.4.3格式塔的反应:“整体而非局部”
格式塔心理学专注于意识经验的整体,而不是各部分的总和,并试图理解我们是如何构造“知觉整体”的。
1.4.4詹姆斯与机能主义者的反抗
詹姆斯认为心理学应该包括意识的功能,而不仅仅是它的结构;
提出心理学应该解释人们如何适应或无法适应实验室之外的现实世界的情况。
1.4.5现代认知视角
今日的认知视角拥有更客观的观察办法,脑成像技术让科学家能够观测各种心理过程中的大脑活动。
1.5 20世纪激增的心理学视角
学习目标:总结在20世纪出现的心理学视角
早期的认知理论学派如结构主义和机能主义为新的观点如行为视角铺平了道路,新的观点旨在利用科学原理研究心理学。
格式塔学派打开了从更整体的视角(如发展视角 、全人视角)进一步研究人类行为的大门。
20世纪中叶,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文化和我们的情景在影响我们行为方面的重要性。
1.5.1行为视角关注可观察的和可测量的行为
约翰·华生认为真正客观的心理学只应该研究可观察到的事件:来自环境的物理刺激和生物体的外显反应。
华生说,行为主义是研究行为和影响行为的可测量的环境条件的科学。
行为主义者认为,一个人的思想或情绪是无关紧要的——只有行为才能被可靠地观察和测量。
行为主义者反对对外在行为(如躲避)的内在表征(如恐惧)做出任何主观推测。
总结: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仅限于可观察的行为和影响行为的环境刺激。
行为视角关注我们的行为是如何被其结果所改变,行为主义者为我们深入理解影响人类学习的各种环境力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们提供了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行为的有效策略。
1.5.2发展视角强调我们如何改变
从发展视角来看,心理变化是遗传基因与环境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心理学家强调先天遗传,行为主义者强调后天教养,发展心理学则是两股力量交互的地方。
发展视角的重要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人会以可推测的方式变化。
1.5.3社会文化视角将我们和他人联结起来
社会文化视角将社会影响的观点安置在舞台中央,社会心理学探索了喜欢、爱、偏见、攻击、服从和从众的心理之谜。
许多人也对这些社会过程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感兴趣。
人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有时会胜过所有其他影响行为的因素。
1.5.4全人视角重新强调整体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旨在解释完整的人,而不像其他心理学流派仅解释某些组成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尤其是无意识心理,是人格能量的蓄水池,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是人格能量的蓄水池。
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特质与气质心理学也对全面人格感兴趣。
精神分析强调无意识中“恶”的力量,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天性中积极的一面,包括人类能力、成长和潜能。
人本主义者认为,自我概念和自尊对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而思想、情绪和行为最终会影响你的潜能的发展。
特质与气质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源自个人持久的特征和内在的倾向性,也就是特质和气质。
1.6心理学视角:你工具箱中的6种工具
学习目标:将心理学视角应用于自己的行为
心理学很有用 心理学的变迁
关键问题:心理学家如何拓展新知识
核心概念1.3
心理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一样,使用科学方法来实证性地检验他们的观点。
科学方法是对观点进行客观地正误检验的方法,这种检验的本质特征是实证研究,即在直接经验(而不仅是观点)的基础上通过严谨实测收集客观信息。
心理科学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寻求对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全面解释。
在科学领域,这些解释被称为理论,是对一系列广泛事实或观察结果做出的可检验的解释。
一个好的理论往往具备两个吸引人的属性:
a.解释事实的能力
b.经得起检验的能力
1.7科学方法的4个步骤
学习目标:解读一个想法进行科学检验所需的4个基本步骤
让科学学科具有科学性的是方法而非主题
1.7.1提出假设
首先需要一个具体的可检验的想法或预测,即假设。
为了可检验,假设必须具有潜在的可证伪性,也就是说必须用一种可证明其正确或错误的方式来表述。
科学不以做出价值判断为目的,也无法回答不能进行实证检验的问题。
虽然科学有助于我们理解问题,但问题的答案最终要通过逻辑、信仰、立法、共识或其他科学方法以外的方式来寻找。
之后科学家必须清晰地思考如何检验所提出的假设,他们需要用具体的术语定义研究的每个方法,这些术语被称为操作性定义。
1.7.2收集客观数据
实证地研究问题意味着仔细地、系统地收集证据,需要采用几种被证明可行的方法中的某一种。
设计这类方法是为了避免我们的预期、偏见和歧视所导致的错误结论。
实证研究的优点在于我们可以更有信心地将获取的数据应用或推广到更多人身上。
1.7.3分析结果
1.7.4发表、评论并重复实验结果
1.8心理学研究的5种类型
学习目标:分析实施心理学研究的5种方法
1.8.1实验
在科学领域,实验指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收集信息的一套特定程序。
自变量独立于研究中其他变量,是我们观察到的任何实验效应的原因。
因变量是结果变量,是我们假设的实验效应。
实验组是接受条件处理的个体组。
控制组是不接受特殊处理的个体组,作用是作为和实验组比较的标准。
随机分配让各组均等。
实验确定因果关系。
1.8.2相关研究
在相关研究中,实际上是在寻找一个在现实世界中已经偶然发生了的“自然实验”。
缺陷是永远无法确定每组之间是否完全具有可比性,因为没随机地将人们分配到实验组,也没有操纵自变量。
即使是负相关也可以表示强烈的相关关系。
挺有哲理
解释相关性发现
相关关系不一定意味着因果关系
可能是
A导致B
B导致A
C导致A和B
1.8.3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法可以相对快速和廉价地收集大量被调查者的数据;
同样缺点是容易受到各种偏见的影响。
1.8.4自然观察
当心理学研究人员想知道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时(相比于实验室的人为条件),他们会采用同样的方法——自然观察。
缺点:
1.缺乏对环境的控制,从而无法得到因果关系的结论
2.设计一个良好的自然观察研究既费时又费力
1.8.5个案研究
它的缺点就在于它的主观性、小样本量以及缺乏对可能影响被研究个体的变量的控制。这些局限性严重制约了研究人员得出可以推广或自信地应用于其他人的结论的能力。
当然,个案研究有时会为我们提供用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
1.9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差和伦理问题
学习目标:描述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差和伦理问题
1.9.1控制偏差
1.情感偏差
2.期望偏差
1.9.2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知情同意
欺骗-事后解释
研究中的社交媒体
心理学很有用 伪心理学的危害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儿童疫苗注射会增加孤独症的患病风险吗?
本章小结:心智、行为和心理科学
本章思考题
心理学家会如何检验糖使儿童亢奋的说法?
心理学家会采用科学方法检验这个假设。
在对照实验中——为证明因果关系而设计——孩子会被随机分配到实验组或控制组,前者饮用含糖饮料,后者饮用含人造甜味剂的无糖饮料。
采用双盲方法控制实验人员的偏差和安慰剂效应,观察者对每一个孩子的活跃程度评分。
通过分析结果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假设是否成立。如果喝含糖饮料的那组孩子更活跃,我们便可以得出结论:糖确实导致孩子亢奋。
什么是心理学,什么不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包括许多专业方向,但从根本上说,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
所有的心理学家都会关心行为和心理过程的某些方面。
不同于伪科学,科学心理学要求用坚实的证据来支持其主张。心理学有许多专业方向,但可以被归为3大类。
实验心理学家主要从事研究,不过也常常开展教学工作。
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心理学教师会在各种环境中工作,包括社区学院、大学和高中。
应用心理学家会涉足很多领域,例如,工业组织、体育运动、学校、康复、临床与咨询、司法,以及环境心理学。
与心理学不同,精神病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精神障碍的医学专业。
在媒体上发布的一些内容,很多看起来像是心理学的东西,但实际上是伪心理学。想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需要我们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本书归纳了6个问题,当你面对声称有科学依据的新观点时,你应该提出下面这6个问题。
观点的来源是哪里?
观点是合理的还是极端的?
证据是什么?
相关结论是否存在被偏差污染的可能?
推理过程是否避免了常见谬误?
是否需要多元化视角?
心理学的6个主要视角是什么
现代心理学由6个主要视角构成,它们是生物视角、认知视角、行为视角、全人视角、发展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每个视角都发展出了有关心智和行为的全新概念。
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根溯源到古希腊。几百年前,笛卡儿指出感觉和行为都和神经系统中的某些活动有关,基于这一主张,他使心智研究变得科学化,最终走向了现代生物视角,这一视角从身体过程如大脑功能和遗传学中寻找行为的原因。生物心理学发展出了两个方向:神经科学和进化心理学。
然而,心理学被作为一门科学,应该追溯到1879年冯特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冯特的心理学,后来被美国心理学家演变为结构主义,主张通过研究诸如意识等心理过程的内容和结构来理解它们。被称为机能主义的另一个早期心理学派认为,最好从心理过程的适应性目的和功能角度理解它们。这两个学派都因为使用了内省法而受到批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方法太主观。不过,从现代认知视角中也能发现这些学派的一些要素。认知视角的心理学家对学习、记忆、感觉、知觉、语言和思维感兴趣,并且强调信息加工。
行为视角出现于1900年前后,它拒绝使用内省法和心理解释,而是选择通过可观察的刺激和反应来分析行为。行为主义的倡导者,如约翰·华生和斯金纳,以其对客观方法的主张、对学习本质的洞见,和管理不良行为的有效技术,对现代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组成了全人视角,它主张从全局的视角看待个体。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以其对精神障碍和无意识过程的关注,开创了精神分析和现代心理动力学。相比之下,亚伯拉罕·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引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强调人类天性中积极的一面。同时,性格和特质心理学则从人的持久的特征和性格的视角观察人。
发展视角提醒我们注意个体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发生的可预测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这种变化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社会文化视角认为,每个人都受到其他人和他们所处的文化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现代心理学不断发生着改变,生物、认知和发展视角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不同视角的支持者开始联合起来。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女性心理学家和少数族裔心理学家正在进入这一领域。
心理学家如何拓展新知识
心理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一样,使用科学方法来实证性地检验他们的观点。
是否使用科学方法来实证性地检验观点,这是心理学和伪科学的不同之处。科学方法依赖的是可检验的理论和可证伪的假设。使用科学方法的研究可以运用实验、相关研究、问卷调查、自然观察和个案研究。方法之间的差异在于研究人员对研究条件的控制程度。研究人员可能会成为期望偏差的受害者。科学家控制研究中偏差的一个方法是双盲法。通过在大规模和受到良好控制的双盲研究中开展实验,研究人员未能找到糖和儿童亢奋之间存在联系的证据。
心理学家应当遵循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伦理准则,人道地对待被试。然而,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争议。这些争议主要涉及使用欺骗以及用动物作为实验被试。最近,利用社交媒体网站(social media websites,SMWs)收集数据及实施实验这一做法受到了审查,因为它们挑战了传统的确保道德标准的方法。
尽管科学方法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伪心理学仍然比比皆是。正如使用额叶切除术那样,未经检验的伪科学通常会带来有害影响。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儿童疫苗注射会增加孤独症的患病风险吗
疫苗接种是现代最伟大的医学成就之一,它使儿童和成年人的死亡率飞速下降。然而,近年来,因为担心疫苗会导致孤独症,为孩子接种疫苗的父母变少了。科学检验显示没有证据支持父母们的担忧,并且指出了疫苗抵制者所犯的几个批判性思维错误。疫苗抵制运动已经导致了从前在美国已被消灭的疾病卷土重来,例如,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