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碎片化阅读
现代社会,高度连接。我们时刻被干扰,时间被剧烈的碎片化,阅读也难逃碎片化的趋势。
碎片化阅读的趋势下,回想一下至今为止,你读过多少本书,到底记住了多少内容?你的生活是否因为书籍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如果有人问你,你最喜欢哪本书,我想你也许能够说出一本书的名字,而如果对方继续追问以下四个问题,你又会怎样回答?
这本书讲的什么内容?
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一部分?
本书对于你有什么影响?
它的优点又在哪里?
不要气馁,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答不出的吧!这看起来貌似十分的情有可原,但是一个追求自我成长的人,必然要有点与众不同的吧,要不然你凭什么比别人优秀呢?
阅读如果只是用眼睛看过,而不是记在脑子里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并不是单纯记忆书中的内容,而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能够得心应手的运用的读书方法----笔记读书法。
通过这种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实现以下三个目标:
读书不再是“随随便便”的读,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充满主动性的去读
真正消化书中的信息,使之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深入理解书中的要点或思想,并随时拿来参考
(2)笔记读书法5大步骤
所有笔记皆应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即【一元化笔记】。详见一本书看完什么都没记住,你可能缺的是这个······
001选书: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与书相关的信息,记录想读和需要读的书。有依据的读书就可以有效的减小,与自己不感兴趣、乏味的书籍相遇的概率。
这部分为大家介绍一个小工具--购书清单。
书名
作者名
出版社名
不管是在浏览报纸或杂志的书评时;还是在看朋友圈或公众号的书籍推荐;抑或书籍卷末的广告、新书发行的传单里;哪怕是地铁的广告牌上,如果发现了好书或是感兴趣的信息,要及时的记录在购书清单上。
这样就不会出现“无书可读”“不知道读什么”“之前好像发现一本很有趣的书,可是记不起名字”等等这样的尴尬情景。
我们将列清单选书作为读书法的第一步,也是为了培养大家,带着目的去读书的意识。
002购书:根据自己的对书籍的需求,衡量书籍本身是不是像笔记里写的那样值得购买?去伪存真,对购书清单进行筛选和管理。
豆瓣上进行检索,看看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我的建议是:豆瓣评分超过7.7可以阅读,如果低于7.7,可根据个人对这本书的喜爱程度作取舍。
003读书:在读的过程当中,对书籍内容做记号,为整理读书笔记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读:
重读:
标记:
如果不喜欢、不习惯、不允许采用折页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标签。通读筛选出需要重读的部分,统一用一个颜色的标签做标记;然后,重读过程中筛选出需要整理成笔记的部分,统一用一个颜色的标签。
详细案例见下图:
004记录:制作读书笔记,记录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感动和思考,铭记这次读书体验,留下与书交流过的证据,为后期活用留下依据。
这里介绍两种笔记:
葱鲔火锅读书笔记:
1、写笔记前,注明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
2、对自己很重要的内容(摘抄)
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
简报式读书笔记:
1、书腰
2、信息卡片
3、书签
4、其他:书里夹杂的广告、宣传单,及与书籍有关的部分
005活用:通过再次浏览读书笔记,在检索和参考的过程当中,帮助自己获得智慧、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制作笔记时要注意方便日后重读。
定时定期重读笔记:
在博客上写书评:
(3)笔记读书法与普通读书法的区别
(4)小结
我是芷雅,人生路上有缘陪你走一程,愿你人生路上少些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