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幼儿都会在母亲的身边长大,但也有例外,明明母亲都健在,但孩子在成年之前可能连母亲都没有见过,这就是杜鹃鸟。
杜鹃是一种卵寄生的雀鸟,它们不会自己筑巢,母鸟把卵产在其他鸟类的巢里面,由其它鸟来帮助喂养成长。
杜鹃鸟的成长,揭露了一段自然界骗子与傻子的经典故事。作为主角的骗子杜鹃,胆量和心理结合堪称完美:它们胆敢把自己后代的命运交给竞争的对手——即使有时候它们的子女远远大于继父母,羽毛也完全不同,但它们的的确确是这样把种族延续了下来。
在这样的生存法则下,杜鹃尽情地把骗子的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首先,杜鹃学会了像鹰隼那样的飞行,甚至叫声。当杜鹃鸟物色好其它雀鸟的巢穴准备下蛋时,它们会用掠食鹰隼的叫声和飞行形态,把雀鸟吓得飞离巢穴,然后弄掉雀鸟的一枚蛋,产下自己的一枚蛋替代,这枚蛋有时候跟其他雀鸟蛋差不多,有时候也不一样,但一般问题不大,杜鹃鸟的孩子通常都能倔壮成长。
其次,虎门无犬子,杜鹃鸟的幼鸟也是天生的骗子,我们不禁感叹生物进化基因的强大。杜鹃鸟的蛋通常会比同巢的蛋孵化早,这些早出生的杜鹃幼鸟虽然才刚刚睁开眼,但它们已经懂得把其它雀鸟的蛋全部退出巢穴外——这样它可以独占亲鸟所有的食物,以满足它庞大的胃口。
就这样,杜鹃的幼鸟就在竞争对手的细心照顾下,直至成年。
有骗子的地方必定有傻子,而这种傻子的形成,却是源于傻傻分不清楚的母爱,但正是这些傻傻的母爱,牺牲了自己却成就了敌人——杜鹃毁掉了雀鸟的后代,只是为了让雀鸟更好地帮助自己养育后代。
作为受害一方的雀鸟,一种情况下是因为这些雀鸟的大脑认知程度并不高,像我们平时的家鸡孵鸭蛋,甚至把圆的积木或者乒乓球也当做蛋就是这样。另外一种情况则是无私的母爱,对于每一个母亲包括我们人类,在自己有孩子的同时对其它刚出生的幼儿也会特别关爱,如动物世界那部花豹的故事里面,一头有两个孩子的花豹妈妈,看到母狮被咬死后刚出生呱呱叫的幼狮,居然用嘴含走幼狮后回来怒怼闻声赶来的鬃狗,母爱有时候就是这样,出于先天的母性,即使是竞争对手也会提供保护。
受骗的雀鸟,基于母性本能,很多还是继续选择把杜鹃幼鸟抚养至成年。就这样,杜鹃就凭着胆量和心理结合,进化成一种寄生的种类。当然,不是所有的雀鸟都会接受这样的事实,毕竟,盲目的母爱会害死自己的后代,杜鹃种群的壮大是以其它雀鸟自家种族的缩小甚至是灭绝为代价,因此,部分雀鸟也慢慢认识杜鹃的套路,把杜鹃的蛋扔掉或者狠心抛弃杜鹃幼鸟,只有这样才能安心养育自己的后代。
但目前杜鹃的数量,证明还是有一定数量的傻子,说明骗子和傻子的生存法则,在骗与防骗之间,依然在继续……这就是自然。
图片源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