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8

(原创)论断可致命,仁爱能救心 标签:真爱能带来奇迹;以利亚;人的认知局限;论断;真理的主权;全知 (这个故事有一个好结局,请一定看到底)

一个女学生在实习期间被发现时常懒洋洋地坐着发呆,做事效率低下,差错频出,头脑似乎不灵光,而当别人指出她的错误时,她又容易被激惹,脾气暴躁。

实习主管打电话给推荐她的母校老师,报告这些情况。老师感到很意外:她一向以勤奋过人著称,工作起来废寝忘食,从不出错,而且性格非常温和。

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个女孩因为从小太“懂事”太“努力”,长期压抑,过分用功学习,争创佳绩,承受巨大压力,在实习时爆发了抑郁。多数抑郁症乃至其他精神或心理疾病患者都会显得“懒惰”、“笨拙”、“脾气坏”。

作为与她相处的人,如果相处的历史足够长,见证过她由勤奋、聪明、温和或性格智力做事风格正常到懒惰笨拙脾气暴躁的转变,顶多能说:她变了。像变成另一个人似的。但极少有人能明白或试图弄明白她为什么变成这样。

至于那些只在她患病阶段才结识她、介入她的生活和工作的人,则会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她懒惰、笨拙、脾气暴躁。

不论是曾经与患病前的她相处的人,还是只在她患病后与之相处的人,对她的评断都不可能是全面公正的。甚至,越是“客观”越是不全面、不公正。我们所谓的“客观”又是谁的“主观”呢?

这一切都在提醒我们:不要论断人,因为作为人的我们不是全知的。一位有经验的拉美裔老大姐曾经对我说:believe none of what you hear and only half of what you see. 你耳闻的,全别信;你眼见的,信一半。

只有天上的那位至高者,他鉴察人的心肠肺腑,洞晓人的心思意念,甚至一句话来到我们舌尖上,尚未出口,他就已经知道了。他是唯一全知的,且一切都在他的主权之下,所以,他才有权力判断我们。

一百多年前,英国的著名牧者章伯斯(英年早逝)便曾经说过:There is always at least one fact more in another person’s case about which we know nothing. 在任何别人的案例里,总是有至少一个事实是我们全然无知的。

所以,我们往往一张口论断就“谋杀”事实,至少是扭曲部分事实,伤害别人。谁让我们不是全知的呢?如果沿用世俗的谚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我们能“见”多少?我们能“看见”并“接收”且处理一切“可见”的吗?不可见的部分呢?

再回到那个女孩的例子。她原来有一个男朋友,在得知她患病后与她分手了。不知内情的人说:就是因为失去了男朋友,她才变得如此萎靡,可见她经受不起失恋的打击。其实,是她生病萎靡在先,才导致分手。旁观者的结论与真相在因果上倒了个个儿,完全相反。

作为一个生性温良内向勤勉努力的女孩,要接受生病之后自己的“不在状态”就已经够难的了,还要听这么多不负责任的论断,岂不是雪上加霜吗?

这时候,如果有人再拿着其他人的励志故事来“劝”她振作起来,有可能使她更沮丧、更低迷。假如她是个属世的人,多半会陷入悲剧性结局或经历一场心灵和肉体的炼狱。

可悲的是,虽然她是属于真理的人,从小就有信仰,也是为了持守信仰和护教才累出病来,但她从健全的弟兄姐妹那里听来的全都是主观的论断、指责或徒然增加压力的“鼓励”。她病得越来越重,无法学习,无法工作,终日卧床,甚至对生命绝望。

值得感恩的是,在这最艰难最低沉的时刻,一位与她并无深交的弟兄所发的朋友圈和推荐的短视频在看似无意中给她带来了父的安慰。这是一位满有父的良善的弟兄,他总是希望别人快乐,尽量理解别人,不论断人。他说:以利亚何等样人,尚且抑郁到求死的地步,可父亲让他该睡就睡,需要吃就给他吃,补足他的精力,不曾讲大道理训斥他。我们有什么权力苛求软弱中的肢体呢?

就是这些故事、这些话语、这些提醒深深地感动了这位姐妹,使她开始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试着表达自己的情绪,回应自己身心的现实需求,而非一味地压抑自己。

慢慢地,过了一两年,姐妹走出了抑郁,身体也好了一些,因为她学会了对父的无保留的求告,不再觉得因为自己是真理的士兵就得在他面前逞强、充硬汉。她又开始变得温柔,也悄悄地每天为那位给了她特殊帮助的弟兄向父亲献上感恩,求父亲祝福他。事实上,在患病以前,这些弟兄姐妹就一直在她的代求名单上。每晚在灯下为他们逐一求告到深夜,躺在床上又思念他们,也影响了她的睡眠,种下病根。

现在,她尽量早睡早起,晨起时若感到不适,在床上多赖一会儿,也不再背着负罪感,而是坦然地对父亲说:阿爸,你知道我的病弱,你了解我不是故意懒惰,求你怜悯我。

渐渐地,她的与工作和学习相关的那部分智力恢复了。她曾被外人和自己强加的“负罪感”打败,现在她靠着父亲的爱打败了这种不必要的“自罪自责”,更加懂得如何爱自己然后再爱别人。

亲爱的朋友,您看,论断从来不会使人好转,而基于病弱肢体现实需求的包容、理解和接纳能够产生多大的奇迹。当然,从您的付出开始(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并无针对性的)到奇迹的发生,过程的实现需要倚靠父亲的灵的工作。

不信的人尚且说:一棵草,一滴露,天无绝人之路。可是多少时候,自以为“信得好”的人由于自义,加给其他因信而病的人无尽的伤害。

这种伤害造成的损失再也无法挽救回来,因为逝去的那部分生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好在,全能全知全爱的父亲能够用这种失去转化为对真理的获得与看见,将经历变为功课,作为灵粮供养别人。

The greatest of these is love. 其中最大的是爱。您的爱必得到父亲的赏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jr当道,于是有一系列的交作业,绩效好的人无所谓,反正不会因为没交作业给低绩效。绩效不好的人无所谓,绩效都这么差了...
    产品体验官阅读 5评论 0 0
  • 角度变了,世界便不同了。转换思维,需要一种智慧,执着是一种不肯改变的坚持。就那样倔强地挺立着,一副谁见了都要绕着走...
    春雪ChunXue阅读 10评论 0 4
  • 孩子说到自己不想长高哭的哇哇叫。我不知道咋回事,他好像很难过,我说了好多他长大一点点会的好多事,但是孩子还是一直哭...
    晓芳吖阅读 13评论 0 0
  • 74/18/100周六/生活系统优化~小复盘进度 六大元规则(终身践行版) 1. **认知净化法则 “大脑生来为思...
    番茄打卡阅读 26评论 0 1
  • 天生云几朵,带我去飘游。 脚下崎岖路,终归有尽头。……触景生情法院已执行
    红三竖阅读 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