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木:
今天一早我的手机就被“自嗨”霸屏了。支持的反对的都有,说的还都有道理,我边看边笑,这说明大家的写作水平都提高了嘛!
我不禁手痒,也想说说“自嗨”的事儿,怕说不好,全当我自己对“自嗨”的反思,和你交流一下。
我原来是鼓励自嗨的,一个人写文章,首先得感动自己,说服自己,得“嗨”起来,要不怎么“嗨”别人。
不过后来我发现大家说的“自嗨”有很多种,不是一回事。这就回到了前两天,我信上和你说的脑筋急转弯“枪打鸟”的事,必须排除很多条件才能说“自嗨”到底对不对。
比如有人随随便便写点东西,错别字连篇,前言不搭后语,还说:“我就是想自嗨!”那我真的不敢鼓励了。
这就像一个人在哭,要是哭得断断续续,上气不接下气,看着很伤心,可是没办法引起共鸣,你不知道他伤心什么。这种“自嗨”只能是自我发泄,不应该在讨论范畴。
我就说说我自己吧,我为什么不敢“自嗨”,这里的“自嗨”是指文章的套路。
每个人写文章都有套路,“自嗨”就是你选择的你自己的写作套路。想怎么写,写什么都是套路,没有套路也是一种套路。
我为什么不敢“自嗨”呢?
1.
有一条狼狗偷走了屠夫的肉,屠夫找到狼狗的主人,一个叫约翰的律师。
屠夫说:“律师先生,我问你一件事,有一条狗偷走了我店里的肉,我可以控告他的主人,索要肉钱吗?”
律师说:“当然可以。”
“太好了,您的狗偷了我的肉,请您付我6美元肉钱!”
律师看了屠夫一眼,一言不发,给了他6美元,屠夫得意忘形的回到家。
很快,屠夫就收到了律师的信,“屠夫先生,您欠约翰律师一个普通案件的咨询费15美元,限3日内还清,否则法庭见。”这回屠夫傻眼了。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批判“套路”,批判“爆款文”,批判“标题党”,我就不能做那个屠夫。
我得好好学习,不学明白,我不敢“自嗨”。
那么我们要怎样去学习呢?我再讲一个小故事。
2.
三个人要去高楼的45层看风景,但他们发现没有电梯,只能爬楼。他们相互打气,唱歌,聊天,爬到了34层。这时候有人爬不动了,他开始怀疑上面到底有没有好风景。
他把疑虑一说,大家便争论起来。甲说有好风景,要接着爬;乙说没有,已经34层了,也没看见啥好风景;丙说,有没有得上去才知道,可是万一上面没有好风景,我们就白爬了。三人僵持不下,不知道要不要继续爬。
这就好像我们进写作班,我们来就是为了“看好风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那“爬楼”是老师告诉你的套路,就是方法。我们已经相互打气,结伴同行到现在,马上就到楼顶,为什么要怀疑老师的方法了呢?
怀疑是坚持最大的敌人,它的后面往往隐藏一个小人――做不到。
因为做不到,就开始讨厌,迁怒于老师,迁怒于套路。试问你进写作班时,是不是被“告诉你一个阅读量超100W+的秘密”吸引了?是不是被自己也想写爆款文那种小冲动怂恿着交了钱?
既然如此,写不出来就撒欢耍泼卖萌说要自嗨是闹哪般呢?你就是奔着套路来的啊!那不如坦诚一点:“我写不出来爆款文,我回去自嗨了。”那样的你比较可爱。
呵呵,我想爬到45层看风景,累也爬,所以我不能“自嗨”。
3.
老师教的套路都是一般普遍规律,分析也是紧密结合当下的社会环境。有人讨厌爆款文,讨厌标题党,我也讨厌。我被人家说标题取得好时,心里十分不舒服,觉得被曲解,我更希望别人说我内容写的好。可是,没有一个好标题,你会看我的文章吗?
我也是尽力去取一个好标题,而不是取一个雷人的和内容无关的标题,既吸引人又紧扣内容,这难道不是老师教的套路吗?
我又想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大书法家,年纪大了,手有点抖。他的学生邀他参加一个展会,那学生也想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就当场写了几个字,用了一些“抖笔”的技法,让老师点评。
他的老师笑了,“你还没到我这年纪,你抖的还太早啊!”一句话似幽默其实也是讽刺,功力不足,不能自成一家。
所以我一直告诉自己,千万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要没学会走就去跑,在学会老师套路之前,我不会去“自嗨”。
当然,不排除有些人他就是能自成一家,抖笔能抖出境界来。但如果不能还是小心抖吧,就像我上面讲的那个屠夫一样,没抖好,被抖了。
其实我现在就是在彻头彻尾的“自嗨”,只是我这个“自嗨”和你说的那个“自嗨”不一样,可能和他们说的也不一样,我这是在“套路”里的“自嗨”!
哈哈,再笑一下,你说主编大人看了会不会糊涂?
自嗨的小合子
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