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马拉松比赛如期举行,我的第一个较正规的半马赛终于以1小时54分1秒PB了,也成功实现破二目标!
正式开始跑步是在2021年6月1日,选择这个日子开跑纯属机缘巧合!除了中间考试停了两个月,特殊时期休了一个月,算下来已跑满18个月。
那年5月下旬,陪家中几位老同志去了一趟三亚,回来后陪他们去公园散步,看到身边来来往往跑步的人,忽然就产生了一种冲动,我也要跑步,正好老乡群群主是位资深跑者,一直在游说大家参与跑步月打卡,还把群名修改为“运动开心群”。
择日不如撞日,群里在启动下月跑量申报接龙,我弱弱地接了个30公里。从那天起,渐渐爱上跑步,从最初的2公里起步,逐步扩展到每次10公里,三个月后尝试了一场半马,跑步也逐渐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上周周日是公司第四届马拉松比赛,还没正式参加过比赛的我积极报名参加了。周六,省外兄弟公司的跑马爱好者也闻讯而来,晚上接待某省的几位跑友,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当他们一个个提到自己的配速和经验时,我知道这些是跑步界的高手,比我强了N倍。用他们的话说,我就是一个跑马小白。
确实,虽然跑了一年半载,但我还真不懂跑马的规则,比如跑前要如何饮食,当天早上要吃什么,跑中的补给要如何进行等等这些,我都不懂,听了他们的讨论,真是长了见识。一边听着,一边“野跑”一词就从我脑中蹦了出来,真正的跑者确实都是训练有素的,我顶多是一个业余野跑爱好者。
这个倒不足为其,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没想过把业余爱好当专业搞,所以投入精力较少,单纯为了健康而运动,想法不多,当然提升也不多。所有事情基本都同理,付出得多不一定回报多,但不付出绝对也没有回报。跑步和跑马还真是区别很大,我也就是抬起腿健康跑步而已。
这次半马比赛,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环境与氛围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潜能。为什么孟母要三迁,环境不好,读书氛围不浓,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相反,好的环境和好的氛围会极大地刺激到个人的最大潜能。这届马拉松赛,半马选手有500多人,6公里欢乐跑1500多人,将近2000人的队伍,场面很宏大,气氛很热烈,令人振奋,再加主持人富有煽动性的话语,每个选手似乎都洋溢着夺冠的激动心情。
7点整,枪声响起,全体半马选手冲向跑道,第一梯队选手迅速跑向前方,遥遥领先;身边同伴是一位专业跑马者,她告诉我要快速跟上去,拉开与后面选手的距离,防止扎堆碰撞,我跟着她加速往前跑,一公里结束时,手机提示配速5分17秒,天啦,这么快,要不是在比赛,我都要尖叫了;同伴再次提醒,把速度降下来,保持在5分30秒足够了,保证你半马破2小时。看着前面的队友,还有偶尔超越过来的选手,感觉浑身都是力量,除了想着跟上前面的选手,没有其他想法。跑马比赛跟平常自己跑还真不一样,开弓没有回头路,除非出现跑不了的意外情况,没有人允许自己中途退出,跑下去,跑向终点,唯一目标。
这一刻的感受与平常在公园散漫跑完全不同,一个人跑,惰性总是会有的,跑到后面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抵抗情绪,好像是一个人的孤旅,缺乏前进的动力;而一群人一齐跑,而且都是奋力向前跑,不觉得累,反而在兴奋的刺激下越发有斗志,当跑过11公里时,手机提示已完成一半目标,人越来越有力,而配速也始终保持在5分30秒以内,这个成绩前所未有,看来同伴说的破2小时目标真有希望。有了这个信念的支撑,脚下的步伐更加快了。这种氛围的感染是我从未体验过的,难怪那么多人一次次去参加各地的跑马,一次次去挑战自我,实现个人PB,确实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冲刺终点时我抬眼看了大赛计时器,1小时54分1秒,与手机计时相差一分钟,虽然比第一梯队选手落后了10分钟,但妥妥地完成了个人PB,在公司女选手里排第11名,这个成绩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料。2022年9月至10月,为了11月“长马”能实现破2,我练得比较勤奋,最后练习成绩也只达到1小时57分,中间还停下来喝了一次水,不算正规意义上的完赛。而这次确实是真正的比赛,并且是在那个特殊时期后跑量没有保证情况下的一次正规赛,一月跑量还为0,在这种状态下实现PB,最大原因就是这个比赛的氛围,太激发潜能了!
跟一起参赛的同事们讨论这次比赛结果,大多数人都实现了个人PB,确实是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的,天气格外理想,不冷不热,前年是大雨,去年是小雨,都不是特别友好,其次赛道平整,除了四个弯道,基本没有坡度,对提升成绩很有帮助;再者就是选手实力雄厚,今年外部客户单位参与积极性大,将整场比赛能力都提升了,高水平的选手带动了整支队伍能力提高。
回想自己少有的两次十公里最佳成绩,都是在跟跑一群高手中产生的,单独跑时从没超越过,可见有高手领跑,小白也能有春天!
人还是那个人,换了个环境,却能创造出个人的最好成绩,环境氛围的力量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