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创意,和具体产品之间的距离,那不是一星半点。好创意固然重要,但是,具体实施的过程更重要。好创意不一定能产生好产品,但是好产品的具体落地实施,往往会成就优秀的企业家。
马伯庸《长安的荔枝》一书中的李善德,与其说是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不如说是推动了一个创新项目的落地。从本质上来说,创新项目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善德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具备了优秀企业家的特质。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6月1日生日要吃岭南成熟的新鲜荔枝,需求很明确。虽然这个需求很荒唐,奈何是皇帝敕命,只能去办。这个倒霉差事,2月1号这天落到了上林署倒霉的九品芝麻小官员李善德的头上。时间紧任务重,不干是等死,干了是找死。很多时候,优秀的企业家从来就不是一开始就规划好了一切,按部就班成为优秀企业家;往往是被时代裹挟,被逼无奈,一路误打误撞成为优秀企业家。
九品芝麻官李善德迫于首都长安房贷的压力,决定去岭南找死。去找死,或许有一线生机。李善德土生土长的首都长安人,只听说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从来没见过荔枝。所以李善德哪怕是找死,他也要去调研看一看,这荔枝究竟是怎么回事。2月从长安出发,水路坐船,陆路骑马,到了岭南已经是3月初了。按照这速度,荔枝送到长安,不是味变的问题,恐怕直接可以去花田施肥了。
李善德在岭南果园和荔枝农打成一片,充分了解了荔枝的习性,果然是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不过荔枝农倒是有一些保鲜的方法,只是这些方法最多能把荔枝变质的时间延长一天半日,对于岭南到长安五千多里的距离,起不到什么作用。好歹做了这么多调研,李善德决定还是要看看,新鲜的荔枝,从岭南出发,最远能够运到哪里,哪怕是将来死了,也不至于死不瞑目。他决定,用三月第一波早熟的早熟荔枝,做一次实验。
一个项目,打个小样,也要点费用呀,李善德一个首都房奴,出差来到岭南,已经花完了出差费用,哪里有做这个小样的启动资金呢?好在他手上有大唐皇帝亲发的敕命,这玩意虽然不能当钱花,但是,这玩意能够调动岭南地方官员,拿到办事特批权。这时候,岭南聪明的胡商找到了李善德。李善德用手上的权利,给胡商换来了商品通关许可证,胡商给李善德提供了项目打小样的资金保障。小样顺利完成实验,实验结果不出意外的令人沮丧的同时,给了李善德一点点希望,送出的四路荔枝,最长保存了五天,最远走了一千七百多里地。比之前想象的要好很多。在没有电脑的年代,李善德用手绘的节点控制图,明确记录并有效分析出来了运输荔枝的四条路线,各条路线的优劣势,以及运输过程优化点。
这些优化点,虽然对于荔枝运输过程有所改善,但是这些改善点,对于五千多里距离的运输,意义不大。直到4月初第二波荔枝成熟,采摘荔枝的时候,李善德发现,荔枝农都是把荔枝和树枝一起砍下来的。一个完美的创意一下再李善德的大脑里产生了。荔枝不离枝,为什么不把荔枝和荔枝树的枝干一起锯下来运输,荔枝果在枝干上,荔枝干插在水土之中,自然不就延长了保鲜时间。革命性的新发现,李善德豁然开朗,要把新鲜荔枝从岭南运输到长安,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拆开来看,就是如何保鲜,如何减少运输这两个基本的工程问题。作为通过明算科考试进入首都上林署低级官员,李善德最擅长的就是通过计算解决工程问题。
李善德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再次做一次运输实验,要把连枝带干的半个荔枝树,往长安运,看看最远能到达哪里,有没有可能到达首都长安。他再次找到胡商,把这个大胆的计划告诉胡商。胡商一听,这哥们是在玩命了,和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死扛上了。这事情虽然不可能完成,但是一旦完成,泼天的荣华富贵不可想象。本着风险投资风浪越大鱼越大的原则,胡商决定给这哥们天使轮投资。
项目资金到位了,有了第一次筛选的最佳路线和节点优化方法,李善德亲自带着半个荔枝树出发了。这一路,他是一路走,一路观察,一路记录,各种情况,各种方法,事无巨细。走了三千多里地,荔枝全坏了,他只身走完剩余的两千多里路,回到长安。
回到家,他兴奋的睡不着,整理了一路的记录,测算了所有的费用,提出了更加大胆的想法。荔枝连枝带干,在加上之前从荔枝农那里学到的各种方法,然后就是,到了长江以北后,各府打开冰窖,提供冬天的藏冰冰镇荔枝,延长荔枝保鲜的时间。他准确测算出荔枝的保鲜时间可以达到十一天。荔枝保鲜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提高运输速度的问题,必须在十一天的时间,走完五千四百四十七里的路程。按照李善德的组织能力,即便资金到位,要组织人马在十一天的时间走完五千四百四十七里的路,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要调用各州府的窖藏寒冰。李善德有办法,他把他自己完美的计划写成一个唐朝的BP(Business Plan)。商业企划书用户需求明确,创新点独特,更重要的是内容详实,论证数据充分。他知道,要实现这个计划,靠自己是不行的,靠胡商也是不行的,要有强大的大唐帝国的政府协调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搞定。感谢他生在这个开元盛世的大唐。于是乎,各种机缘际会,他见到了大唐皇帝唐玄宗的爱妃杨贵妃的哥哥,大唐炙手可热的二号人物,宰相杨国忠。他给杨国忠说以各种厉害,最主要的是在没有电脑PPT的年代,他仅仅靠寺庙里十几块供来访诗人题诗的空白题诗板做了一次成功的项目路演。李善德站在题诗板前,又讲有写,又写又画,胡写乱画;手舞足蹈,嬉笑痴狂,疯疯癫癫。于是乎各种山川地形,水陆交通,明明白白跃然板上;各种人员调度,费用支出,整整齐齐条目清楚。宰相杨国忠管理着大唐十万里锦绣江山,也不是吃闲饭的主,一看这哥们十几个题诗板的项目路演材料,就知道这哥们不是江湖骗子来骗钱的,就知道这事基本能搞定了。立马拿出自己腰间的“国忠”金牌给了李善德。有此金牌,大唐十万里江山上草木皆可任其调动。
项目路演成功了,项目资金到位了,项目团队搭建起来了,真正困难的事情,才刚刚开始。每个创新项目,不是一个好创意就能解决一切问题;不是一个完美的商业企划书,就能推动项目按节奏自动进行。在一个庞大的体制里,各部门的协调最为重要。有些部门希望你尽快搞定这个项目,大家KPI都好;有些部门希望你这个项目赶紧黄了,因为这个项目他们去年刚刚失败了,要是你这次搞定了,啪啪的打脸;有些部门根本不关心你的项目,因为和他们部门没啥关系;有些部门想方设法破坏你的项目,因为如此大的创新变革,从来就不是请客吃饭,必然要流血牺牲!
在一个面临重大创新变革的大组织里,决策层强力推动,高压之下,执行层动作难免变形,更何况是这十万里江山的大唐,执行一个天子敕命。李善德给贵妃生日送一盘荔枝,原本计划在岭南的荔枝园锯下十棵荔枝树。结果各级的官员为求稳妥自保,层次加码,到了具体执行的官员,直接锯了半个荔枝园百十棵荔枝树。如此的执行项目,李善德始料未及。
调动如此多的部门和资源,即便事前的计划再完善,也有始料未及的突发事件。李善德将计划和沿途各州府驿站具体要做的事项,写成完善的操作手册,通过公文正式下发。好在有“国忠”金牌在手,各州府驿站,全力配合,不敢懈怠,但是还是出了披露。沿途竟然有一个驿站的工作人员集体逃逸,这个百年不曾有过的荒诞事情,竟然在这次运输荔枝的关键项目中发生了,各种协调最终还延误了一天的时间。这将意味着,原来在江陵采用冰镇荔枝的时间,将要延误一天。这要命的一天,可能导致荔枝全部变质。为了解决这个要命的问题,李善德要求江陵府把冰块装上船顺流而下到达岳州,在岳州提前冰镇荔枝再继续北上。虽然江陵州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是面对金牌,他们还是无条件的执行了李善德无理由的命令。项目人就是这样,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问题,什么突发离奇的事件,你没有退路,只能想办法解决它。
李善德在5月21日开始,水陆交替,调用了大唐帝国再运输线上一切可以调运的资源,终于在6月1日这天,将荔枝送到了长安大明宫杨贵妃的生日宴会上。
李善德通过深入岭南荔枝种植园,躬身入局,实际调研,了解了荔枝的习性;通过四路人马运送三月早熟的荔枝,打小样跑出来项目最佳路线;李善德想到荔枝不离枝,连枝带干运输整枝荔枝的创新方法,解决了荔枝保鲜的方法;李善德拿到天使轮风险投资,实际测试荔枝不离枝的运输方案,优化运输流程,并形成完整的项目企划书;通过项目路演,成功打动宰相杨国忠拿到项目投资以及最核心的大唐帝国政策支持;李善德制定具体实施计划细节,协调并调动大唐帝国无限的资源,在五千四百四十七里的运输线上,州府接力,水陆交替,舟船骏马,冰镇盐浸,新鲜荔枝终于在6月1日送达长安大明宫,圆满完成项目。
长安的杨贵妃想吃荔枝,是项目开始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明确的市场需求,后续的一切都不存在。为了解决这个从岭南运输新鲜荔枝到长安看似不可能的市场需求,将问题分解成延长荔枝保鲜时间,缩短荔枝在途运输时间两个核心问题,是李善德多年锤炼出来的逻辑分析能力。在果园看到果农连枝采摘荔枝,突然想到荔枝不离枝连枝带干的运输方法,这个创新是李善德灵光乍现。灵光往往就在不经意之间乍现,只有深度参与的人,才会对这普通的事件产生高度的敏感,捕捉到瞬间的灵感。通过实际实验,测算交通运输、人员调度,优化过程问题,是李善德多年工作积累的工程能力。整合所有的条件和创新方法,写出完整的商业企划书,并完成路演,拿到项目投资和政策支持,李善德具备了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所有的特质。协调运输线各个州府资源,躬身入局,事无巨细推动项目一步一步落地执行,李善德是一名优秀且实干的企业家。
面对一个市场需求,制定了一个疯狂的计划,创新突破解决了核心问题,把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效分解,逐个验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把项目推动落地实施,最终满足了市场需求。唐朝的九品小吏李善德具备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