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治理如烹小鲜,最高明的地方在于无为而治。烹小鲜最忌翻转折腾,一折腾就烂了;无为并不是不作为、什么也不干,而是不乱为,休养生息,营造宽松的师生自主成长的良好氛围,我通常叫它为生态。
1.如果你的学校一天三签到、两签退,过于强调考勤纪律,那么你的学校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在加码无效的情况下,有必要改变管理策略。
2.诸如备课、作业等教学常规,可以多检查、展示和反馈,但要少打分评估,因为所有创造性的劳动是不能死板教条的,过度的评估容易诱导人应付、形式主义,这是创造的大忌。
3.千万不要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玩花样,瞎折腾,如,一周一次黑板报评比;班会课比赛,都是个笑话;各类手抄报比赛;教案评比……花儿胡哨,侵占教师时间。
4.学校的中层教干管理不动脑子,官架子十足,对班主任颐气指使,像包工头,过度管理,唯独缺少激励和信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严重,这是严重破坏生态的。
5.非教学任务对学校的干扰,给学校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学校管理要有教师立场,多担当,尽量减轻教师负担;不得已的情况下,多做疏导工作,切忌加码,给老师增加更多的焦虑。
总之,学校治理更多地是打理,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样?扒梳得清清楚楚,让老师从从容容教书育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