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篇:
爱屋及乌,让学生喜欢
1.学科素养-10倍或20倍于考纲,知晓相关学科复杂问题和前沿问题
2.教学素养-懂得研究儿童的方法
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苏霍姆林斯基
3.语言:
逻辑思维和语言修养的统一
表达准确、丰富、灵活
谈吐幽默,生动有内涵
鼓励大于批评
用please代替don’t
4.敬业勤勉
相约课前-为学困生清障
分层定制
微信群效益-陪伴的温暖
5.换位思考
不拖堂
不抢占体育和艺术课
家庭作业时间设置合理
6.做孩子的底牌,带来安全感
7.相信学生
罗森塔效应,加纳多元理论
如果孩子从教育者那里听到的总是命令,他的精神就会受到束缚。——苏霍姆林斯基
二、课堂篇
1.创设学习氛围:建立学习团队,了解学习基础,创设初始兴趣
2.选择教学内容:用教材较还是教教材?
在与教材关系上教师的教学视野反映
大师:纵览学科教学全局,编着教材上课(形成基于个人经验的学科认识和知识体系)
能手:关注成套教材,改着教材上课(着眼课时、单元、学期、学段,形成教学经验)
普通:只关注具体教案细节,照着教材上课(只关注应试经验,照着考试上课)
3.给方法:
a.复述信息b.给出例子c.找出联系d.预测结果
视觉型学习者
听觉型学习者
动觉型学习者
4.激发潜能
最近发展区:
判别类问题
描述性问题
探索类问题
发散类问题
5.尊重学习规律,给学生留白
6.个性定制
个性辅导,及其所需
分层作业,关注基础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
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7.学困生
尽量直观,关注理解,多动手,重视阅读
8.学以致用,获得感
创设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任务
增加学生的交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