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从机场返回,因为之前没有预约车辆,在快走出机场时,临时通过高德预约一辆车。
因为着急赶回驻地休息,我主动给司机打电话,电话在通话中,稍后一个陌生电话回拨,一位女士的声音:“先生,您好!您现在在什么地方......往返深杭两地半年多的时间,几乎每次都是网约车,还第一次遇到女司机。
10分钟后,车辆如约而至,司机是一位中年女性,看着四十岁上下(从后来的交流中了解到45岁),穿着干净利落,属于非常干练之人。
因为年龄相仿,我们聊起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物质的匮乏,从小穿哥哥姐姐的衣服,上面都打着补丁。
虽然物质比较困难,但是精神上是非常开心的,孩子多,放学大家就在一起玩耍,那个时候,孩子的功课也没有现在这么繁忙。
过春节是那个时代孩子最快乐的时光,去别人家拜年总能收获糖果和花生。
那个时候娱乐的东西也不多,偶尔有一部电视或者一首流行歌曲,必然会很快火遍大江南北,当然这也和当时的演员的敬业关系很大。
70、80后也是见证改革开放,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物质非常丰富,祖国繁荣的一代人。
她是那种典型的自来熟,介绍起深圳和周边如数家珍,我处于好奇便问起她什么时间来深圳,从她口中了解到,来深圳刚刚一年,因为想与之前的环境彻底切割。
“戒赌”
她来到深圳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和过去的生活说再见,她老家是湖南,老家那个地方盛行赌博,每天无所事事,下午到晚上,甚至是通宵打麻将,白天睡觉,常常黑白颠倒。
为了告别这样的生活,她选择离开家乡,来深圳工作。
其实在千年她曾经成功“戒赌”,刚开始赌博还源于高中陪读儿子(在儿子学校附件租房子住),刚开始时,除了儿子回来的时间,其他的时间都是泡在赌桌上。
触动她戒赌的是和儿子的一段对话,她儿子喜欢游戏,那段时间也挺痴迷游戏,出租屋的时光大部分浪费在打游戏上,因为打游戏,她常常批评儿子。
儿子:“妈妈!我打游戏和你打麻将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减轻压力。”
她:“我是因为无聊,和你能一样吗?”
儿子:“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那一瞬间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给儿子做了一个坏榜样,她想挽回。
她:“如果我不去打麻将,你能否把游戏戒掉呢?”
儿子:“当然可以了,不妨咱们打个赌?”
这正是她想要的答案。
为了让儿子能够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学业上,她也是豁出去了。
为了让自己充实下来,她向其他学生家长请教做菜煲汤你的各种厨艺,变着花样给儿子做好吃的。
为了打发空余时光,他买了一个跳舞毯,通过视频学习瑜伽;晚上去广场和老太太们一起跳广场舞。
为了避免牌友们的诱惑,牌友的电话一概不接,甚至最后直接把原来的号码停掉,她担心自己把持不住而“旧病复发”。
就这样她终于戒掉了麻将,儿子首她的影响也戒掉了游戏,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成绩提升非常快,在19年成功考上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现在在准备考研。
陪读儿子两年也是她人生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遗憾的时,在儿子上学之后,她又变得无所事事,重新回到麻将桌,每天沉溺于赌博。
直到去年,遭受疫情,看见了生命的脆弱,她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就这短短几十年,如此浑浑噩噩,太没有意义了。
经过几个月的挣扎,她决定离开她的“牌友们”,离开那个环境,为了她自己,也为了能够给她儿子多赚点生活的费用。
网约车生活
去年来到深圳,没有一技之长,加上年龄偏大,一时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因为自己有十几年的驾龄,于是便选择了开网约车。
出入这个行当,摸不到门道,也赚不了多少钱,后来在一些老司机的指点下,逐步掌握了方法和技巧,知道哪个时间点在什么地方拉客人。
她和一般的网约车司机不同,每天都非常规律:每天八点中出来,十二点中收车,回去做午饭吃,午饭后再跑车,晚上十二点钟准时收工。
在她看来,赚钱固然重要,但是健康和身体更重要。如果因为劳累过度,生病了,不仅要花医药费,还耽误生意,根本划不来,不如细水长流。
子女教育
她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不断向他灌输“家里贫穷”,以后生活要靠自己,因此他儿子三观非常正。
和儿子约定:在干十年,支持儿子成家立业,再过十年儿子养活他。
对于未来孙子的养育,他的观点是优先丈母娘,如果可以给钱也行,或者是双方目前一起照顾,总之尽量避免主动和未来的媳妇”单独相处“。
她是一个非常乐观之人,对于物质的追求也不高,在她看来幸福的生活本来不需要那么多的物质:房子再大,也只住一间而已,钱再多不过一日三餐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