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有一些人他会为了社会责任去生,因为在他们的价值体系中,个人的价值就是服务于社会的价值,但这样的人永远都会是少数。
子宫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别人是强迫不来的。所以就算是你要从公共政策的层面鼓励生育,你也得靠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一致。
比如说如果你作为一个34岁的996未婚未育职场女性,就那些关于生育成本,房价内卷,男女育儿责任不平等等问题,我就不老生常谈了。
我就总结一句,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你靠喊这是集体行动的困境,你靠喊这是集体责任、社会责任,从应然层面上来说,我觉得你也不应该倡导;从实然层面上来说,你再倡导也不会有作用。无数的历史和尝试都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生育是个人选择,而非默认选项
第二个点,我们要意识到,随着物质和文明的发展,生育越来越会是一个生活方式的选择,它不会是一个默认的生命就要这么过的选项了。
所以就算你的公共政策做得非常好,把我们刚才说的什么房价、内卷、男女平等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也要意识到,一定会有人选择生,也一定会有人不生。你必须意识到这是一个个人选择,你才能够制定你接下来的目标。
比如说,我讲几个故事。让我们就先别看眼前的这些困难,我们想象一下那种就算没有了成本的担忧,没有了男女分工的担忧之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