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清朝的乾隆皇帝。乾隆原名爱新觉罗氏弘历,爱新觉罗是他的姓氏,弘历是名。因为自己在位期间年号为“乾隆”,所以被称为“乾隆皇帝”。
据说康熙帝喜欢观赏牡丹花,每年牡丹花开,他都会如约游园欣赏。康熙帝的这一癖好被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利用了。原来康熙帝晚年,诸位皇子角逐皇位。胤禛心机颇深,为投康熙帝喜好,他在私家花园——圆明园里栽植了牡丹数株,花开之际,花香浓郁,争奇斗艳,以此来吸引皇帝游园。果不其然,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因爱牡丹特来赏花,就是在这次游园中,他第一次见到了12岁的皇孙弘历(后来的乾隆帝)。他被孙儿的聪明和机敏吸引,连连夸奖乾隆帝生母为“有福之人”,并将弘历送入宫中养育。一些历史学者据此认为,胤禛承袭皇位,与康熙帝在园内遇到这位“好圣孙”有着内在联系。乾隆帝继位后,特意书写“纪恩堂”匾额悬挂于“镂月开云”(曾经的牡丹台)殿内,也向世人昭示自己发迹于此。
弘历与康熙的第一次见面
康熙六十一年,那是康熙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天,雍亲王(胤禛)邀请康熙来自己的家中观赏牡丹,康熙欣然同应允。康熙之所以愿意来到胤禛的家里坐坐,是因为在自己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中,只有这个四阿哥从来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特别渴望,也似乎没有参与任何与争储有关的阴谋,康熙晚年,经常到四阿哥的赐园中游玩散心,这个老皇帝晚年共幸临胤禛的赐园圆明园11次,其他皇子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恩荣。
康熙六十一年三月十二日傍晚,老皇帝驾临牡丹台,把酒临风,心情愉快。在父子两闲聊之际,胤禛说起“您的两个孙子打出生下来还没有机会见到圣颜呢”。老皇帝欣然应允“好啊,上次我听侍卫说你有个儿子读书很好,把他叫出来让我看看”。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觉罗家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因为康熙皇帝的孙子实在太多了,一共97名,政务繁忙的老皇帝只见过不到其中一半。
弟弟弘昼并没有让皇帝留下太深的印象,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这个孩子相当与众不同,他容貌清秀,身材纤长,特别是两只眼睛肿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刚才行礼时,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而他的弟弟弘昼就明显拘束很多。
老皇帝确信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询问其功课,弘历落落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从头到尾清晰地讲解了一遍。一阵喜悦抓住了康熙的心,在他见过的所有孙子中,这个无疑是最出色的。
过了几天,老皇帝派太监来到圆明园,命雍亲王写下弘历的八字,呈皇帝亲阅。 又过了几天,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 回宫中养育,常伴自己左右。而这一年,弘历只有12岁。
乾隆的八字
传统的中国人大抵终生生活在迷信的氛围中。康熙皇帝虽然喜爱钻研西方科学,并且颇有造诣,但这并没有怎么妨碍他对算卦占卜的热衷。1929年,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首批公布的内阁大库档案中,有乾隆生辰八字及康熙六十一年时人批语。内容如下:
乾隆八字:
辛卯(康熙五十年)
丁酉(八月)
庚午(十三日)
丙子(子时)
批语:庚金生于仲秋,阳刃之格,金遇旺乡,重重带劫,用火为奇最美,时干透煞,乃为火焰秋金,铸作剑锋之器。格局清奇,生成富贵福禄天然。地支子、午、卯、酉、身居沐浴,最喜逢冲,又美伤官,驾煞大格。
书云:子午酉卯成大格,文武经邦,为人聪秀,作事能为。连运行乙未。此命贵富天然,这是不用说。占得性情异常,聪明秀气出众,为人仁孝,学必文武精微。幼岁总见浮灾,并不妨碍,诸事遂心,志向更佳。命中看得妻星最贤最能,子息极多,寿元高厚。柱中四正成格祯祥,别的不用问。
乾隆的八字,天干庚辛丙丁,火焰秋金,是天赋甚厚的强势命造,术语成“身旺”;地支子午卯酉,局全四正,男命得之,为驷马乘风,主大富贵。也许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八字让康熙做出了将弘历养育宫中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