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经错乱难为君
第四节 李皇后
赵惇皇后李凤娘,安阳人,父亲是庆远军节度使李道。李道本是强盗出身,先和哥哥李旺聚众投宗泽,李旺违反军纪,被宗泽斩首,宗泽命李道掌其部众。宗泽死后,李道帅部先依附戚方,后又投靠桑仲,再转李横,最后归岳飞管辖。
应该说李道的履历很复杂,为什么他的女儿能成为赵惇的妻子,赵惇可是龙子龙孙啊!这里面自有说法。
李凤娘出生时,有群黑凤凰落在李道军营前,李道故取其名为凤娘。后来李道知荆南府时,闻道士皇甫坦善于看相,邀请到家,让三位女儿出来拜见皇甫坦。皇甫坦唯独不敢接受他二女李凤娘叩拜,并道:“此女当母仪天下!”
巧的时,皇甫坦和高宗赵构很熟悉,他从荆南府出来后,当即赶回京师求见已为太上皇的赵构,赵构问他有何事来求见?皇甫坦回答道:“做媒来,臣为陛下寻得一个好孙媳妇!”赵构问是谁,皇甫坦回答说,是李道女儿李凤娘。赵构很信任皇甫坦,将李凤娘娉为恭王(赵惇)妃。几年后,赵惇被册立为太子,李凤娘自然水涨船高,被立为太子妃。
不过,李凤娘虽然美丽动人,可天性悍妒,经常看赵惇身边人不顺眼,个中缘由,无非是这些人喜欢和赵惇流连花丛,李凤娘心中不快。李凤娘甚至到高宗赵构、孝宗赵眘面前数落太子身边人。皇家哪是寻常百姓家?岂能容纳这些家长里短?因此,高宗很不高兴,对吴皇后道:“毕竟是将门之种,我被皇甫坦所耽误了。”高宗说李凤娘是“将门之种”,这句话说得相当含蓄。赵构所指“将门”,其实暗指李道是盗贼出身。
孝宗赵眘却比赵构严厉得多,屡次训斥李凤娘:“你应当以皇太后(吴皇后)为榜样。螽斯之行,你只管和太子去争!到时,别怪朕废掉你。”
什么“螽斯之行”?《诗经》有一首诗“螽斯”,有祝福多子多孙的意思。赵眘的意思很明显,你李凤娘现在是太子妃,以后就是皇后,你已经有了儿子赵扩,只要赵扩好好活着,赵扩就是嫡子,谁也争不了他未来储君位置。太子和其他女人亲近,那是为了皇家的人丁兴旺,你这个也要和太子争执么?如果我废了你,你将哭不醒!
赵眘说这话 也无非是吓吓她,并不真要废她,废不废太子妃,当然还是太子赵惇自己的意见最重要。可是,赵眘说得多了,依李凤娘的性格,能不怀恨在心?
赵惇继位后,李凤娘如愿以偿成了皇后。但他的嫉妒心却更强烈了,因为皇帝选择的女人更多了,而且名正言顺!嫉妒心越强,心理就越变态,所做出的行动也就越骇人,而偏偏赵惇,这位孝宗赵眘认为英明神武的皇帝,极端惧内!俗语说,怕又怕,邪又邪!赵惇只能经常背着李凤娘和其他嫔妃偷偷摸摸亲近。皇帝做到这份上,窝囊得很呐!
有次,赵惇见给他端水洗手的宫女,小手生得异常嫩白,赵惇忍不住摸了一把,并随口说了一声”好!”。几天后,李凤娘给赵惇送来了一盒点心,赵惇揭开盖子一看,里面装的赫然就是那位宫女的两只手。但凡怕老婆之人,胆量都较小!赵惇经此一吓,当场不能言语,险些晕倒在地,由此病了几天。
李凤娘对赵惇偶尔遇见的宫人尚且如此残酷,我们不难想象李凤娘会如何对待赵惇的其他妃嫔。当时,赵惇后宫除李皇后外,还有黄贵妃、张贵妃、符婕妤等妃嫔。对这些嫔妃,李凤娘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对赵惇宠爱的黄贵妃,李凤娘更是恨之入骨。可谓寝食难安,必欲除之而后快!
黄贵妃本是高宗吴皇后的身边侍女,可能黄氏很美丽聪慧,很受赵构夫妇喜欢,在德寿宫便被封为“和义郡”夫人。赵惇为太子时,高宗赵构见他缺少姬妾服侍,而把黄氏赐给他。赵惇对黄氏宠爱有加,即位后便立为贵妃。李凤娘身为太子妃时,孝宗赵眘时常严厉斥责,李凤娘尚不敢胡作非为,现在成了皇后,赵惇尚且惧她,她又有何惧?
公元1191年十一月冬至日,按照惯例,赵惇必须率领群臣离宫到郊外祭祀,赵惇只得抱病而去,当晚宿于郊外的斋宫。李凤娘趁此机会,派人将黄贵妃杀了。然后以黄贵妃暴病而亡的名义上奏住在郊外斋宫的赵惇。
第二日,赵惇拟在圜丘合祭天地,因风雨大作,摆在圜丘的巨大黄坛烛全部被浇灭,结果天地也祭祀不成。
本来,赵惇接到黄贵妃“暴亡”的消息,赵惇心知肚明是何原因,内心已经气得不轻,又值这个变故,以为获罪于天,担心赵眘责骂,心中忧惧,加上他此前被李凤娘吓得心情恍惚,因此一下就病倒了。神志开始不清醒,以致不能上朝处理政事。
赵惇病了,不能视朝,李凤娘的机会就来了。她不顾大宋后宫不干预政事的先例,频频插手朝廷事物。她老李家,也因此迅速发达起来,封三代为王,家庙超过朝廷制度,所派卫兵甚至多于太庙,大封亲属,下至李家门客,也被封了官职,何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李凤娘诠释得相当精彩!
而赵惇的另两个嫔妃——张贵妃、符婕妤,却被李凤娘下令出宫改嫁民间,相比惨死的黄贵妃,她俩可算是幸福多了。那两位民间接盘侠,竟成了皇帝“战友”,也是荣光得紧啊!
佐料:道士皇甫坦和赵构的交集,源于赵构母亲显仁韦皇太后。韦太后七十岁那年(公元1149年),患目疾,宫中御医治无效。据说,一夜皇太后梦见一黄衣道士,须髯长耳,自言能治其疾。醒来告于赵构。
赵构诏命有关机构到全国各地道观查找该道士,终被临安太守打探到,上奏赵构,此人姓皇甫名坦,此时在峨眉山。赵构当即诏请皇甫坦入临安,皇甫坦手到病除。赵构因此对他很看重,经常召他进宫面谈。
《四朝闻见录》载,有次大雪天,赵构召皇甫坦入见,用手摸了摸皇甫坦身上,发现皇甫坦也穿了几件缯絮衣服。不由得问道:“先生也怕了么?”
皇甫坦从容回答道:“臣闻顺天者昌!”皇甫坦这句回答,可以说是牛头不对马嘴,但当时完颜亮南侵,结果皇甫坦如此答复,赵构却非常高兴,完全忘了自己问的是何事!可见,所谓得道高人,无非故作高深、故作神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