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高铁奶茶已上线#的热搜,感觉不得不说下我和奶茶的那些事。
奶茶的快乐,可以说是很肤浅的快乐,糖和脂肪带来良好的风味和口感,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难以言喻的快乐,让人欲罢不能。
你明知道它不健康,对身体不友好,却还是一边尽情地放纵自我,一边抗糖抗氧轮番上阵,一边安慰自己牛奶很健康,茶也很不错,所以奶茶这么好的组合,肯定是可以的。去冰、少糖或者不另外加糖,是你最大的妥协。
是从什么时候奶茶从默默无闻的一种饮品蔓延到各个领域呢?不得而知,我也讲不出关于奶茶的发展史,只知道它现在都已经内卷到高铁上,看来飞机奶茶也是指日可待了。
我对奶茶最早的认知,是在小学时代,那是两千零几年的时候。在那会兜里有5元零花钱都是天大的好事的孩提时代,超市门口时不时推来摆摊的奶茶小车铺,就是我这零花钱的“葬身之处”。那时还是纯粹的珍珠奶茶,哈密瓜味、木瓜味、草莓味等各种调配的口味奶茶,加一些“珍珠”,一杯4元,是廉价又纯粹又满足的吸奶快乐。
虽然现在反过来想,几块钱能有什么好的材料来制作呢,甚至都知道根本不是奶不是茶,无非就是奶精、调味料调配的,只能说,年轻气盛的身体有抗得住各种垃圾食品的底气。
但是如果还能回到那时,我应该也是抵挡不了特定时候的那份诱惑吧,简单的甜蜜,简单的满足,简单的快乐,是多难回得去的曾经。
不过再也回不去了不是么,我基本也不可能再去喝几块钱的劣质奶茶,对喝进嘴里的东西的质量有了更高甚至难逆转的的要求,也不会傻到对自己随着年龄增长只能是走下坡路的身体不多点珍惜。
作为一个对咖啡因和茶有着敏感反应的人,曾经在香港喝了一杯地道纯正的港式奶茶后,几乎彻夜难眠,辗转反侧,只能说是真的用了地道茶,那浓度即便加了真的奶也缓冲不了。同时还能让我失眠的,就是各种奶精、香精调配出来的奶茶,单方面认为因为原料不好,咖啡因含量高,所以我对此的反应大。
现在世面上的奶茶产业可谓层出不穷,琳琅满目,花样百出,此处不用多赘述,随便上个街、打开外卖软件,随处可见奶茶的市场之宏大,人手一杯,简直是不过分的标配。
即便市场对于奶茶是种统称,其中包含了奶茶、果茶、果汁等,但我固执地认为,奶茶就是奶和茶的结合,其他的通通不是我脑子里对于奶茶的认知。
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KOI、民强茶铺、一点点、COCO、春阳茶事、茶百道……价位不等,从高到低,多则像喜茶这种一杯二三十块钱,价格着实不便宜,用老人家的话来讲就是一包米就没了。但相对来说,这类的奶茶有质量保证,用的原料好,讲究各种0卡0糖,口感同时也很不错。虽然如果不喝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保身保钱包,但精神和口腔的愉悦,你是抵挡不了的,既然要喝,就喝得贵点、健康点,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安慰,所以这通常是我的首选。
少则像一点点这类,一杯十几块,甚至有个位数的,就停留在我的学生时代了,这类可以用失去的睡眠换来少花点钱并且也有一定快乐的事,现在基本不会做了,偶尔又偶尔的消遣可以,但再也不是我的心选。
我有份特别的固执,一般喜欢一种口味的奶茶,就会喝好一段时间,喜欢黑糖奶的时候就一直点,喜欢烘焙奶的时候也是下单的常选,中意波波奶的话其他就很少考虑……不管这家奶茶店有多花样繁多的样式,可以说和我没太大关系,因为喝来喝去,我也只会选择那几样,真是有意思了。
年纪轻轻的我,被诊断有高血脂的症状,让医生很莫名其妙又十分不解,因为我饮食算规律和清淡,又不胖,甚至偏瘦,体检还显示体重过低不达标,虽然我个人不这么认为。但事实就是如此,最后只能说应该有家族遗传的因素,总之我甚至得吃药来控制,为了我长久的心脑血管健康,最好是低脂低糖低油低盐。
这么听来我的饮食生活真是要很佛系了,本身我也不怎么偏甜,不爱吃零食,不爱喝饮料,就是好奶茶这一口。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何必要为难自己,何况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个先来,及时行乐不好嘛,这么安慰自己,是因为实在难放下奶茶这一爱好。于是我做出的最大让步就是一周最多两杯,一杯是常态,不喝是很难,廉价低质的不喝,总之把伤身费钱这事尽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生活有点不一样的期盼是多么令人快乐,比如上周在喝完一杯奶茶后,我就期待着这周,特别今天有喜茶赠送的8折外卖券,还有周一免配送费,真是商家变着法子让你花钱,你不得不花,不然就对不起自己的感觉。免费的快乐基本没有,半价的快乐不常有,有折扣的快乐理应紧紧抓住,毕竟,既然要喝,少花点钱是多么喜闻乐见的好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