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一定是能够被认知的
大家一定会不服气:“客观的东西,怎么能用主观来评价?你还刚才自己说了客观是客观,主观是主观,你肯定是自己搞晕了。”
为什么把这个标题,放在本节的最前面?因为这个特性是大家平时忽略的。我们知道,我们日常所用的“主观世界”,应不仅仅包含“我”,还包含很多的“他”,如果,把他这个范围,再扩大一点,不仅仅包括人类,包括世界的一切事物,那么,这样的“主观世界”就和“客观世界”,统一了。“这样的统一有意思么?文字游戏而已。”,的确是个文字游戏,但游戏可以给我们启发。
我们再谈论一下这个命题的等价反命题,就知道他有没有意义了,“一切不可认知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深入说一下,如果,存在这样的事物,无论如何,都不会通过任何形式,无论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都不会对主观世界,产生任何的影响,你会发现这样的事物是符合你关于“不存在”的定义。对于这样的东西,我们当然不用去费心。
要谈物质是什么,我们首先,把不可知论排出在外。但不可知论也有一个核心精髓思想,我们是要继承的,就是前面谈论的“主观存在”和“客观存在”的命题。也就是我们说所的,“法律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命题。
(2)物质是差异性的表现
物质的最首要的特性就是差异性,这个特性甚至可以成为物质的代名词,也就是说物质和差异完全等价。
一个“存在”之所以成为“存在”,就是因为他与其他存在,是有差异的,这是物质存在的唯一条件。一个本质上与其他存在没有差异的个体,是根本不存在的,是可以完全合并到其他存在里的。
那你可能会问:“电子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还能够区分个体的电子?”这个问题问得好,涉及到一种更深的差异,一种“背景”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构造了时空,这个问题很深入,后面慢慢谈。这里先记住“存在等于差异”,“不存在等于背景”没错的。
在时空诞生之前,我还提前谈谈大小,“一个无限大的绝对均匀的东西和一个不存在的无限小的点等价。” 无限大的绝对均匀=不存在=点。
关于差异性我们谈的很多了,在我的其他文章里,也有很多废话在讲这个问题,就不多讲了。
(3)物质是态的表现
我们谈了,存在等于差异,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差异?差异性如何表现?如果,在存在空间的基础上,我们的差异,就可以表现在空间的差异性上,比如,一个物体,和周围的环境的空间差异上,是一个有外壳的边界,这样的差异我们很好识别。
也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产生了一种生动的机械论的感觉,认为物质就是一个无限可分的“小球球”,我还是同样提前告诉你,我们目前普通意义上的物质,不是无限可分的,这样的“小球球”分到最后,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因为我们考虑了一个先验的东西在里面,就是静态空间,而且我们目前的空间,还没有考虑时间,后面我们会看到,空间和时间,不是先验的东西,空间和时间同样是被构造出来的,是不可分的东西。
更合理的表达是,存在是一种“态”表现,这里的“态”,我们先借用时间存在以后的“状态”来描述,就像我们说的风,风是空气的流动,但风不是空气。也就像我们说的速度,你可以把速度作为一种真实的物质存在,因为它满足“存在等于差异”的定义。
绝对静态的差异,是不可感知的,因为没有“态”倒“态”的转换,违反了我们的第一条原则,绝对静态的差异是不存在的。在空间和时间的构造的过程中,我们还会看到,空间和时间本质上的同源性,是密不可分的。
(4)存在是信息的表现
存在等于差异,很自然的一个论断就是,存在等于信息,因为信息论对于信息的定义,本质上信息和差异是等价的。
信息需要载体,这是一般人直观的认为,因此,信息和物质,有本质的区别,两者不可能统一。在时空被起源之前,我也只能,先验告诉大家,信息等于物质,两者是完全等价的。A需要B作为载体,B需要C作为载体,。。。,研究下去,你会发现Z需要A做载体。这样的现象在数学里很平常,比如自然指数函数,他的导数还是他本身。只不过和我们的习惯不一样,我们习惯一种“无限可分的小球球”的机械论的观点。
放弃“无限可分的小球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你会看的更清楚。
(5)重新看待电子
现在,我们有了对存在的新的认识,让我们重新看待以前认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电子,到现在,大多数人看待电子,还是一个微小的球,尽管他很小很小,但还是个球,我这里先提一种新的说法,做个比喻,加深大家对存在的认识。(这里就是个比喻,不代表实际的结论,不要被误导。)对于时间和空间,我们还按照以前先验的定义,电子其实是一个弥散在整个宇宙内的态函数,在我们观测到电子的地方,存在这样态函数的一个奇异点,我们观测到的,仅仅是这个奇异点,我们把这个奇异点称之为电子。(到底如何奇异,还有待研究。)这个奇异点表现出空间和时间的双重差异性。
(6)1=0的定律
如果世界仅仅存在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质就不存在。因为不满足认知定律。
这是一条奇怪的定律,但在关于力的统一中可能要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