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厚积薄发的事,可能开始时看不到效果,但是它对你潜移默化,最终使你脱胎换骨。
有人说,学习跟销售有关吗?读书多的人,恐怕更做不好销售吧?
这里有个误区,读书多不等于学习好。一本书读完了扔,没有从书中吸取养料,变成自己的东西,那不叫学习。
学习,是把原本不懂的知识,通过理解、加工后,转化成为自己的行为指导,那才叫学习。
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你销售的产品,其他人也在卖,客户为什么跟你买而不跟别人买?那是因为你比别人多一点。
1 、客户买你的产品,是因为信任你。
在公号“薇安说”里讲到一个关于卖保险的两个女孩子的故事。
A女孩,每天在朋友圈里狂刷保险产品,唯恐别人不知道她是卖保险的,结果却是没有一个人向她买保险。
B女孩,朋友圈里从不发保险的广告,最多也是就是她在接受保险百万圆桌荣誉时的笑脸或受到公司奖励出国旅游的照片。
当朋友需要转发东西,如募捐治病,投票什么的,她都会默默去做。
如果有人向她咨询保险业务时,她会第一时间做出一份详细的方案,而且永远不会催促对方做决定 。
而朋友生日或是什么特别的节日,她都会细心地准备有特色的礼物。恰到好处的关心让人感到温暖。
假如你需要买保险,你会选择跟A买还是跟B买呢?
销售,首先是做人,然后才是卖产品。
小时候,父辈动不动就说做人的道理,其实就是教如何做个高情商的人。因为作为过来人的父母知道,高情商的人,永远能在社会上混得开。待人接物洽到好处,说话不伤人会打圆场,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首先要有以己度人之心,然后是技巧的学习。
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高情商的人,需要后天不断的学习,琢磨,试错,才知道原来如此。高情商,在以前被视为圆滑、世故,在今天被证明为智慧。
要知道,赢得客户的心,靠的是你的心。客户买你的产品,是因为信任你。
2、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学好四个核心能力
网上有句流行话,叫:没有人有义务通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
就算外表靓丽,那你也要有优秀的内在。
所谓日久见人心,交往的时间长了,你的内在就掩盖不住。如《欢乐颂》里的曲筱绡,虽然光鲜的外表和聪明的脑袋,却因没文化没内涵而遭到赵医生的嫌弃。
而跟踪一个潜在客户,直到变成真实客户,这段过程跟追女孩十分相似,你的人格魅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跟一个整天发广告的人做生意,还是愿意跟一位见识广阔、富有内涵、业务精通的人做生意?
人天生对学识比自己高的人心生仰望。
那么怎样成为一个看起来很有学识的人呢?
人的精力有限,脑容量有限,时间有限,只能有选择性地学习。
超级数字力创办人林明樟,提出学习要达到的四个核心能力,能很好地帮助你判断学习的方向:
1、英文与沟通能力:接轨世界与穿越产业的能力。
2、问题解决能力。
3、持续学习能力。
4、一项非你不可的专业能力。
3、输出,自然而然地把自己销售出去
当你拥有上的四个核心能力后,你的知识结构已经非常稳固,在工作中你将会由内至外焕发出能胜任一切事务的光芒,你想要的成功也将会不期而至。
“收纳女王”袁春楠,2012年的时候30岁,上班九年失业,不会演讲,不会读书看报,不会写作,0存款,与家人不和,感情失败,健康、爱情、事业一无所有。
2016年她34岁,拥有400万资产,受20家媒体采访,每年读100本书,写100万+文字,出书,演讲,授课,活脱脱的人生赢家。
她从一点点整理囤积的家具、衣服,到整理电脑桌面,再到开创电子衣橱、人生档案等等,4年时间里她创出了《人生整理》《生活家居整理》《印象笔记》《自由职业》《办公整理》等自己独特的整理秘笈,印象笔记、奥美等企业都开始邀请她进行整理培训服务。
当一个人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将它转化成带有个人特色的输出,能够影响别人,给别人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那么他的变现能力也是实实在在的。
学到知识,相当于买入原料。
经过自己的理解,消化,相当于是加工过程。
输出,变成文字,服务,指导理论,相当于是形成产品。
有产品,才有市场,才能有销售的发生。
不论是卖实物产品,还是卖服务,其实你都是在销售自己。
4、提高思辨能力,放开格局
逻辑思维在总结《隆中对》受到的启发中说:
竞争的关键之处,往往不是眼前看到的那些因素,而是站高位置,展开视野,着眼于更大的地图,找到新的破局点。
我们的思维,常常受自己的见识所限,人为地设置许多障碍。
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几乎是一事无成,那时他已经创业奋斗了23年。刘备投奔过很多人,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虽然到处得人心,但到处混得不顺利。
刘备自己也感慨说:“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尔!”
不管刘备怎样悲叹,着急,他一直在中原一带打转。直到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出,先占领荆州,再进兵四川的战略,刘备才把目光投向他不熟悉的四川。
很多人都像刘备那样,不是没目标、没资源、没能力,不是不努力,但就是很难突破,原因就是没有看到更大的地图。因为刘备在自己原先的认知里,已经将四川假设为不可能,才看不到中原以外的地区。
由于自己原有思维条框的限制,我们常常已经假设其他方案的不可能,或者给自己假定了许多并不存在的条件,认为要这些条件实现才有可能进行下一步。
举个单简的例子,常有人说,等我有钱了,就带妈妈去北京玩。其实,这就是隐含了一个假设,要先实现有钱,才能实现去北京玩。实际上,这个条件并非必要。
我们必须给自己的意识解除监控,让它自由地与新的知识、观点碰撞出火花。当我们在各种苦思冥想里得不到答案时,不防停下来,去干点别的不相关的轻松的事,让潜意识代替显意识进行思路的再梳理,等待灵光一现的时刻到来。
只有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才能发现人生中更多的可能选项。也只有看得更多,接触得更多,提升自己的格局,才能拥有更大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