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觉得,原来自己一直活在别人的判断标准里。比如,在认识一个人之前,如果有个人在你耳边说过那个人的不好,你就会自行脑补,形成那个人的坏形象,然后带着有色眼光去认识TA,从而失了客观判断。而且常常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大概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如此。
如果小孩子的认知系统还没完全成熟之前,就常听到大人们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的评论批判,小孩们就会在自己心里先有了一个模糊的坏印象。而且这样的印象会持续很久很久,直到有一天自己长大了,有了足够的认知,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的判断力,那样的印象才有可能会渐渐消去,也有可能一生都挥之不去。。
事实上,也许有些人是因为跟那个人有过不合,或者被伤害过,所以才会跟你说TA的不好,把他们的观念灌输给你,让你跟他们同一战线。若你没去深入了解,或许会以为TA真的很差,但是当你接触过以后,你才会发现,原来别人嘴里的那个不咋样的TA并没那么差劲,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我们都习惯于从别人嘴中去了解一个人,特别是平时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的,真的只是从片面之辞里就对TA下了定论。那个人也许是一辈子不会见到的,也有可能会不期而遇,等遇到的时候,就已经带着非客观不合理的态度去判断TA的为人了。
先入为主是一种常态,所以很多时候,真的不应该去听太多的不是。有时候,一件事还没定性之前,就会有人主观判断那件事是那样的,但事实上却有可能是刚好相反的。武断的人,常常是搬凳子砸自己的脚。其实,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你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客观了解,去进行公正的判断,而不是只听那有失偏颇的一面之词。
人无完人,所谓的圣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都会有缺陷,你所看的,你所听到的,都可能只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主观判断,而不是发自你内心的认可,却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动摇了自己的心。这是由我们从小到大生长的环境决定的,包括自己所在家庭的和左右邻舍的家长里短,而且每个圈子都肯定会有一个“长舌妇”的存在,这样就给我们的成长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听得越多,越容易活在别人给你的判断里,从而迷失了自我。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一个人好不好,是真难下定论。无论是主观判断,还是客观判断,都不全面。如若你真正了解一个人,知晓了TA的全部,包括TA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心中的苦与乐,你才能大致判断好与坏,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掌握另一个人,做到感同身受,所以,不要轻易去判断。
前两天看微博,有一件事是这样说的:一个男孩去见一个女孩,但是觉得不好意思,就拉上了一个好哥们一起去,见完之后呢,那个男孩就跟自己哥们说觉得那个女孩很不错,符合他心目中的女神样,但是又怕太漂亮了,不好驾驭,然后他哥们就添油加醋地说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所以那个男的就放弃了继续交往的心思。而结果如何呢?就是他的哥们跟他的女神在一起了,还结婚了。所以说,有些人的判断不过是不怀好意,你必须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听太多负面的建议。但是也不能固执己见,而是要有所取舍,该听的听,不该听的别听。
所谓过来人的告诫之类的,说实话,我有时候挺反感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又没碍着谁,凭什么你要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你又不为我的幸福负责,我何必听你的废话连篇。人生经验多,又如何,你能保证每个人都会走同一条路吗?你又有过人生阅历相对较少的人的生活经验吗?没有,那就什么也别说,招人烦。发生在每个人的事情不尽相同,总不能把真实的人生故事,说成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吧?
别人给你的判断,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数不过来,也不知道该听谁的,干脆就不听了,跟着自己的心走。别一直活在别人给你的判断里,你必须要有自己的判断,你才能有所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