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我都是一个不太能够表达自己感情的人,哪怕是简单的谢谢和辛苦了都难以启齿。
在回忆王老师的时候,也看到了那个不善言表,胆小,自卑的小人儿。
如果我不曾动笔,肯定不知道曾经的那些老师们究竟给了我多大的改变。现在只希望,一切的感激之情,迟到的谢谢和辛苦了都还来得及。
从来没有用多少辞藻去形容王老师到底如何,但我想一件件小事堆积而成的故事,更能让人了解王老师究竟是怎样的园丁。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万元户”就是有钱人的代表,我一直梦想爸妈能够成为别人口中的“万元户”,那样我就不用担心没钱交学费,就不用面临辍学的尴尬。
现实却狠狠的扇了我们一记耳光,让我们清醒的看到贫穷的模样。
那个时候还需要交公粮,为了口粮,父母只能一拖再拖,最终等来的是浩浩荡荡的收粮大军的到来,强行挑走粮食。唯一能够自我安慰的是:终于省了点力气,不用父母费劲的挑着重担走很远的小路去完公粮了。
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原因有三,一是可以得到为数不多的压岁钱,让干瘪了一年的荷包滋润两天;二是可能会有新衣裳,可以将平日里已经破烂不堪的旧衣服压柜底几天;三是可以吃到平日里父母都舍不得买一颗给你吃的小零食,夸张的吃相足以在小伙伴面前得瑟好一阵子。
平日里的吃穿用度就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了,用重庆话讲叫造孽的很。
如此困难的情况下,要父母送两个小孩上学,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让人庆幸的是,父母从来没有让我们不接受教育,没有让我和弟弟做过谁不去上学的选择题。
上学的时候我很开心,放假的时候也开心,唯一不想面对的是——开学。
不是惧怕交假期的作业,而是报名的时候没有学费钱。
我不知道父母那个时候是什么心情,但是我最怕他们说:你和弟弟去报名,给老师说学费爸妈后头来交,先欠着。
他们会因为学费的事情争吵,我和弟弟也会因为学费的事情神伤,父母也会为了不让我们那么自卑而到处借钱,但开学时候为学费担惊受怕的情况并没改变,从小学到大学。
母亲为了我们读书会找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借钱,但往往是一年过了也没钱还,再借的时候借不到不说,自己也不好开口,正所谓:有借有还,再借才不难呀。
父亲则心态超好,只管让我们去报到读书,不用管交学费的事情,他自会处理。
每次开学都是母亲带着我和弟弟去学校报到。母亲也总是不好意思的给王老师求情说:先让孩子把书念到,学费过一阵子再交。
王老师也已经习惯了,所以自然是不会拒绝。
但有一次我拒绝了父亲欠学费的做法,死活不去报到,撂下狠话:没钱读书就不读,干嘛年年要去给老师添麻烦?
父母倒是不着急,对于我这样的行为无动于衷。我表示跪服!
开学第一天很早,王老师和我弟弟的老师就到家里来了。
“昨天没看到欧XX来报到,是怎么回事呢?”
“她说不交学费就不来上学,现在我和她爸又没有钱,只能欠到一会儿,她不肯这样,现在屋头躲起的。”
母亲接着说:“王老师,你帮我劝一下嘛,喊她去读书,学费的事情,家长会解决的。”
“把她喊来嘛,我给她讲。”
我被我爸吼出来了,见到王老师的时候,眼泪已经流成河了。
“为啥不来报到呢?”
“没钱。”
“那不是你该管的事情,读书才是你现在应该做的。走,去学校。马上都要升旗仪式了,第一次的旗手就是你,不去怎么得行呢?”
我内心飘起了一万个问号,还没来得及问任何问题,就被王老师带出门了。
我弟看我都去了,便屁颠屁颠的一起上学了。
到学校一看,旗手真的是我,没钱交学费这件事情早就抛之脑后了。
记得在那次开学典礼上,校长还专门讲了我这件事情,拒绝上学竟然是我错了?
从那以后,开学的时候都是我带着弟弟去,只管报到,从不交费。
据说,我小学的学费是我毕业了之后才交齐的。
“一个都不能少”不仅仅是张导演的电影,也是我人生的一个故事。
不让学生缺席的除了魏老师,还有我尊敬的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