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此句出自《论语》为政篇里面的第六章,是众多问孝章节之一。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长子,也就是孟孙氏的继承人。当年孟武伯的爷爷孟僖子随同鲁昭公出访楚国,途径郑国,到达楚国皆无法按照合适的礼节应对外交事务,孟僖子深以为耻,困而学之,发奋学习周礼。公元前518年,孟僖子将死,因为自己曾经的经历,为了避免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师从孔子学书学礼。而孟武伯师从何人,史书未作交代,但是,对于孟武伯的习性有所交代:孟武伯姓仲孙,名彘,谥“武”,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
孟懿子问孝与孔子,孔子说:“无违。”后来孟武伯也跑到孔子那里问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朱子解释说,“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大概就是说,父母都有爱子之心,对于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总是为孩子生病而担惊受怕;如果作为儿子的能够体谅父母的一番苦心,站在父母的地位上换位思考,他就会谨慎的生活、工作,不让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这样,父母不因此而担忧不也是孝吗?也有断句为:“父母,唯其疾之忧。”一个孝顺的人要时时刻刻关心父母的健康。还有朱子另外一种注解: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大概说,作为人子,不会因为自己行为的过错让父母陷于不义,在各方面做的都很好,让父母唯独以子女生病而担忧,也是一种孝。
朱子的解释在后来的几百年里作为科考的标准答案而成权威,解释的确实入情入理,我辈解读难出其范。后来人也有很多新意的解读,总感觉似是而非,未得真意。更有现在的无知之士直译解读,离题千里而自得其乐,无畏而无惧也。
我们现在鼓励读原著,而原著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今人之句读如同卦签上的文字,随着求签者隐含的意欲和解签者的会意进行句读,虽一句话,当可以解读出千百种意思。读《论语》不是求签,应该杜绝那种天马行空的解读,能够较真实的展现出当时的场景为妙。
我的解读也没有走出朱子的范畴,只是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推敲。就第一种解读:父母忧子女之疾,“疾”当一语双关,一则为疾病;一则为身上的坏毛病,也就是待人接物、行为处事的欠缺。孟武伯大概是很孝顺的孩子,但是,在社会上却也是骄奢淫逸、声色犬马,言行多不敬不礼,引起别人的不满和怨恨。一个人的修养是多方面的: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而孟武伯所做到的可能只有“入则孝”,还是他认为的孝.或许,孟武伯感觉自己在家很是孝顺父母,想去孔子那里得到某些表扬,比如,他想象孔子会说,你在家孝顺父母,你这样就是孝。所以,孟武伯不是以求学的态度去的,而是以为自己已经做到了孝,而去问孝。但是孔子没有给予他他想要的答案。对于孟武伯这样的人,是不应该说话说重了的,当然要含蓄一些,于是,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而真正达到父母不忧,不是身体之病,身体之病故可忧,如果整天以此为忧,岂不近乎杞人忧天乎?入则孝,孝也,然而未善。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这些都做好了,父母看到一个立德立言立信的完美的儿子,才会忧虑全无,乐享天年。如果这些做不到的话,那就会满身的毛病,事君为政,待人接物就会造成很多失礼的地方,然后就会造成别人对他的怨恨和报复,而这些还会殃及父母乃至整个家族的耻辱。前一种疾是无法预知的,死生有命。后一种疾是可知的,可防的,可以避免的,且后一种疾所造成的伤害除了身家性命还有宗族的荣辱。
所以,孔子所指之疾,前一种是表述的疾,后一种是暗指的疾,一语双关,虽其去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