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人生18期:夭寿不二

一、健康的秘诀就是夭寿不二

1、夭寿不二来源于孟子,“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夭就是短命,寿就是长寿,不二就是一,不分别。

夭寿不二,就是短命长寿没有分别。

2、谁能不分别?“性”不分别,性就是你的自性。夭和寿都是一种相,而能够觉察到你生命能长寿,能短命的那个觉,那个性是不变的,所以夭寿不二一定要站在性的角度看。在相的角度,疾病和健康是不一样的,但如果你把相当作自己,认物为己,就颠倒了你的真性,就会心有挂碍,心有恐怖,就会有情绪,就不是活在真我的状态,而是活在假我的状态。

3、修身以俟之。

有了情绪怎么办?修身以俟之。如何修身?修身的关键在于正心,而正心的关键在于诚意,诚意的关键在于致知,致知的关键在于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很明确的告诉了我们,修身的根本就是格物。

修身修的是六根清静,修六根清净就是正心,正心就回到了自性,自性就是本自清净,所以修身就要格物。

二、如何做到夭寿不二?

1、格物致知。因为你只要做不到夭寿不二,你就会起情绪;你只要认客为主,你就会起情绪;你只要认物为己,你就会起情绪,因为有分别的时候,一定是起情绪的。所以不怕念起,就怕觉迟,不怕你有情绪,就怕你不觉察,不做功课。

2、做格物致知是见“性”。

比如,镜子照出一团火,它自己并没有变成一团火或者被燃烧;镜子照出一块冰,它自己并没有像冰一样冷;镜子看见你摇头,镜子并没有摇头……这就是性,这就叫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夭寿不二就是要达到这种境界,不起情绪。因为你不是用心若镜,你就会起情绪,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你格物致知的原因。格物致知是为善去恶,而为善去恶是把气给去掉,因为动气就是恶。为善去恶就是把你的情绪释放掉,恢复你的本自清净的自性。

三、身体疾病的来源

1、当你面对各种境遇起了情绪,你的身体就开始有问题了,你达不到夭寿不二的状态,你就会想要长寿健康,不想要疾病……其实这就是在抗拒,越抗拒越持续。贪婪寿命,你的人欲就会滋长,就有了各种情绪接踵而来。

2、情绪在你身上的积累有三个阶段:

第一,通过感觉和你对话。当你感到心情不好,郁闷,烦躁,无精打采,闷闷不乐的时候,这个时候情绪还较少,它只是让你感觉不好。第二,通过疾病和你对话。你的情绪不断累积,就开始通过疾病和你对话。情绪无处可去,因为一切都在当下,你要自己平衡这个情绪 ,如果不平衡掉这些情绪,长此以往情绪就堵在身体的某处形成疾病,而疗愈清理就是释放你淤堵的情绪。

所有疾病100%都是由于情绪的淤堵引起的,无一例外,包括外伤、车祸……都是因为长期以来你的闷闷不乐在那个点爆发了。

第三,通过生命和你对话。这时就得了很严重的病了,可能医生都放弃了,无力回天了,如果这时能格物致知,有可能奇迹就发生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能处理你一切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节课分享健康的真相是什么,如何获得你想要的健康。每个人都很关注健康,虽然现代医学很发达,生活也很舒适,但是人们还...
    可可cocoa阅读 1,524评论 0 2
  • 在昨天的ACTDP课程里我们有一个聆听练习,我和我的搭档严格执行聆听的要求,我们给到对方的聆听,就是静默的支持,专...
    灵魂有趣的总舵主阅读 409评论 0 0
  • 哈哈,第一次画,尝试一下。 虽然画的不好,但是画完了的感觉非常不错。
    堪折阅读 276评论 0 1
  • 文/亍頔 遥望夕阳余晖,思索着家的概念。 当我还是孩童时,任性如《花千骨》中的倪漫天,只有融合我的意愿,任我欺负,...
    亍頔阅读 730评论 2 10
  • 有一种爱叫望穿秋水,有一种冷叫忘穿秋裤。回想少时候很不喜欢穿秋裤,觉得紧贴着大腿小腿的秋裤把我的活动能力减了大半,...
    ianpang阅读 34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