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
原文: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 孔子说:“严于律己,就会少犯错误。”
这里约可以理解为约束谨慎或者是节约简约,一个人过分的约束自己或者过分的节俭都可能会犯错,这叫做以约失之。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当言谈简洁,行动敏捷。”
清华大学的校训行胜于言,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天到晚讨论一件事理论再丰富,不如亲身实践,一次实际动手做一做,不管效果如何,很快就能够得到反馈,练得多成长得快,在行动中找到乐趣,不断的试错,不断的复盘,当然会越来越好,少一些高谈阔论,多一些实干的精神。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的人前来相认。”
一个德行出众的人不会孤单,对我们自己也要用欣赏和接纳的态度去发现身边优秀之人,有德之人,好人这样自己一定可以收获很多的共鸣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子游说:“老在领导面前套近乎,早晚会自取其辱;老和朋友黏在一起,早晚会变得疏远。”
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需要有一个适当的距离,恰如其分的自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必须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保持着人和人之间合适的距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原文: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错。”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
判断一个人要看他的本质。
原文: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译文: 孔子评论南容:“国家太平时,有自己的事业;国家混乱时,不会坐牢。”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一个智慧之人的处事之道,孔子说南宫适,邦有道,不废,当国家清明,社会环境好的时候,他不会被排挤,能在主流中作出努力。他有人品有能力,邦无道,免于刑戮,如果国家政治混乱,他能够免于刑戮,不会受到责罚,说明他有智慧有担当
原文: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译文: 孔子评论子贱:“这人是个君子!如果说鲁国没有君子,他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品德?”
原文: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译文: 子贡问:“我怎样呢?”孔子说:“你啊,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子贡问:“什么器皿?”孔子答:“瑚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