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的秋天,于我而言是一个转折,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从那时起我怀揣着美好,怀揣着对数学的重新理解,怀揣着对教育的初心重新上路,走进了属于自己的教室,带着我的孩子们去发现数学的魅力。
开学之前,我反复精读一上《玩游戏,学数学》一书,希望自己对每一个数学观念的建构历程都能够有清晰、深刻的理解;另外思考我的这些孩子们对这些观念大多数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老师在课堂上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对话学习帮助孩子们让这些精彩的观念得以诞生;可谓是做了十足的准备,终于制作成了属于自己的数学课程。
在这些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主观思想上的改变,我自己深切的明白这样的“蜕变”并不只是嘴上说说那么简单。于是,我潜下心来开始学习,从课程的设计与理念到课程的实施与评价,到课堂的实施与对话,到儿童的心理分析与解剖,到儿童的思维与发展,每一次的学习都刷新我对教育的认识。我明白了对于儿童来说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明白了了解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性!明白了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到底要教给孩子什么?明白了我即将要走是怎样一个美好的教育之路,我开始期待着和孩子们相遇。
开学后,我十分兴奋,同时又小心翼翼的走着每一步,要知道当初美好、远大的理想容易树立,但是树立理想、目标以后的路一定很坎坷。
开学第一周,我们在办公室里讨论的最多的话题就是,你们班孩子的状态怎么样?第二周我们还在讨论,你们班的课堂规则建立的怎么样了……,之前精心准备的种种,在这些没有建立起规则的课堂上惨不忍睹,性格不够沉稳的我有些着急,于是又重新拿起了这本书《0-8岁儿童的纪律教育》
就这样第三周,一直到第四周,课堂上才慢慢有了上课的状态。在这中间,我发现自己比以前淡定了,因为我明白这是孩子应有的一个过程,我只需要坚持自己的方向,也让我再次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这个学期虽然读书不多,但每一本都是反复的精读:《玩游戏、学数学》学前、一上、二上分册,《儿童心理学》、《0-8岁儿童的纪律教育》、《人是如何学习的》,希望这些书籍伴随着自己,让自己的脚步走得更扎实一些。
刚开学我们通过彩泥捏塑游戏,创造出数字,感受数字活泼泼的生命。
又通过图形编织游戏、队列计数游戏,进一步认识数字并感受数字的神奇!
在这个游戏活动中,儿童通过拆分棋子获得丰富的“动作经验”;然将这些“动作经验”在无意识中不断内化,逐步建构生成内在的加法观念与减法观念。
孩子们还可以把自己刚才游戏的过程记录下来,制作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所有这些游戏活动,既有趣、好玩,又充满了挑战和刺激。
记得当时在和家长交流时,有家长问我这是什么?孩子一次学这么多算式可以吗?咱们的数学课程是怎么实施的?在听到家长的这些反馈时,我明白为什么家长会这样问?因为从来没有学校是这样学数学的(至少运城是这样),而且还做成了一个叫做“数字树”的东西。其实当时我的心里是很高兴的,因为我知道这正是我们课程中最美好的东西,我很愿意让他们深入了解我们的课程,了解我们课程的美好,并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些美好!
在感知立体图形的时候,我们又是这样玩的:首先在浪漫阶段先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观看、触摸在头脑中建立静态的立体图形观念,再通过盲摸游戏,和之前建立的表象联系起来。
彩泥制作活动,让儿童可以把自己内在的观念外显出来;另一方面,又可以积累丰富的动作经验,并逐步将它们内化。
还有之后“盖章”和“磁力棒搭建”游戏,这些真的让孩子们爱上了数学,一个孩子吃饭时偷偷地告诉我:“王老师,我最喜欢上你的课了,其他的课都太无聊了!”这正是我们数学课程的魅力所在!
实施课程一个学期以来,我也曾遇到困惑,比如怎样在数学课上“讲故事”,怎样让数学课堂“更好玩”?之前虽说也是精心准备的游戏,但是有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游戏”还可以怎样更好玩?还有如何在数学课上生动的讲故事,这些都曾经带给我疑惑。
于是,每周三的教研就是我不断学习、解除疑惑的时候,就是在这里,我看清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白了要朝什么的方向去改变,也是在这里,我头脑中观念建构的历程一次次被梳理清晰,很多次都有种瞬间豁然开朗的感觉,总之,有太多太多重要的时刻留在了这里。
回顾这一个学期以来,也许我对课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也许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了解的还不够透彻,但是我知道自己走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我时刻提醒自己:
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要知道自己的方向
在面对质疑的时候,要坚定自己的选择
在面对诱惑的时候,要知道自己为何要出发
以后的路还很长,而现在我愿意守住自己的初心,坚持的朝着自己的梦想一直走下去……
梦想就是这样:始于初心,成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