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打破了传统的“理性人”观念。这一理论经历过一个大反转,在心理学界和思想文化界却遭遇了不同的命运。
在心理学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走向了衰落。而在文化界,弗洛伊德的影响却源远流长,至今仍然塑造着我们的精神生活。
要搞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反转,我们就需要考察两个问题:弗洛伊德思想的原创性和科学性。
先说原创性。弗洛伊德真的是发现无意识本能的第一人吗?
不是。实际上,对欲望以及非理性力量的重视,在西方思想史上并不罕见。柏拉图曾经把人的灵魂结构分成理性、激情和欲望,再往后,英国思想家休谟、德国哲学家叔本华都强调过激情和意志的力量。当然还有尼采,他也强调“生命本身的力量”。
弗洛伊德的重要贡献在于综合前人的思想,以科学的名义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心理结构理论。
换句话说,和过去的人性理论相比,精神分析学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系统性和科学性。而20世纪正好是一个崇尚科学的时代,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特征让它产生了独特的魅力,很快就广泛流行开来。
那么,弗洛伊德的学说真的是一种科学理论吗?它经得起现代科学标准的检测吗?学术界对此有过非常热烈的争论,不过,主流观点是明确否定的。
弗洛伊德以科学的名义推广了他的学说,这是他声名鹊起的重要原因,但科学规范性也恰恰是他的软肋。实际上,从科学规范的角度对弗洛伊德的质疑和批评,从这个学说创立开始就如影随形。
这些批判中,首先就是对病例治疗效果的质疑。
在1950年代初,有研究报告指出,神经症患者在接受精神分析疗法后,只有44%的病人有所好转,与之相比,接受其他心理疗法的病人的好转率是64%。更讽刺的是,在不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也能够自己康复。
弗洛伊德建立的理论大厦很辉煌,但大厦的事实基础却不够牢固。他依据的个案病例太少,做出的推论却太多。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在弗洛伊德理论创见中起关键作用的两个著名病例也很不可靠。比如他在对患者提问时,有明显的诱导行为,甚至还有伪造证据的嫌疑。
如果说这些批评都是从“事实证据”出发,那么接下来的批评,就更直指理论本身。有人认为,弗洛伊德提出的这个“科学理论”,实际上根本是一种伪科学。
精神分析学,就有一种怎么样都能自圆其说的倾向。它有一套复杂的概念体系,能够避免所有可能的反例,把所有案例都解释成符合自己理论的证据。
比如它有一个概念叫“反向形成”,如果有一个儿子亲近母亲、仇视父亲,弗洛伊德会说,这就证明了我说的“恋母情结”。但是如果相反,发现有一个儿子并不仇视父亲,还和父亲很亲近,这怎么解释呢?弗洛伊德会说,这是“恋母情结”的反向形成,把无意识中对父亲的仇视转化成了亲近的行为。
所以有人批评说,从科学的角度看,弗洛伊德理论不是正确的,也不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是科学,因为你没办法验证它的对错,它只是披着科学外衣的伪科学。
1970年代之后,精神分析学说的科学光环基本消失了。在心理学这门科学的内部,精神分析学走向了衰落。
但在另一方面,弗洛伊德的学说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活动的阐释,作为一种哲学或者文化理论,至今仍然具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力。
也就是说,弗洛伊德更重要的遗产,其实是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改造。
弗洛伊德以后,对于人的理解,核心不再是理性,而是欲望,至少也是欲望与理性的不断冲突。这个观念变革已经成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哥白尼的日心说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观念,弗洛伊德的思想改变了大众对人的观念,这个改变带来的最重要的后果就是:欲望被解放了!
首先体现在艺术领域。当代的文学、电影、绘画和音乐作品中,本能欲望成为了一个突出的主题。欲望被看作是不可否认、不可抹杀的生命驱动力。欲望不再是可耻的,它是正当的、甚至是值得赞美的,是充满生命力的真实人性。在欲望和理性、道德的冲突中,反倒是压抑欲望的理性好像很残忍,而道德内疚感可能是虚伪的、或者愚昧的。
其次,人生意义的两大难题就是面对死亡和欲望。如何超越欲望的卑微,走向人性的崇高,这是现代精神危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弗洛伊德的影响,不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而是取消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接受了欲望的正当性,欲望本身不再是卑微可耻的,也就用不着去“超越欲望”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公开地谈论欲望、表达欲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毫不愧疚地说自己是个“吃货”;再比如,“性感”慢慢成了一种可以公开表达的赞美。在大众文化中,性也不再是一个高度禁忌的话题,这在过去是非常难以想象的。这种观念变化至今都在塑造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
哲学家弗洛姆说,“无论弗洛伊德是如何被人理解或者误解的,他永久地改变了我们理解人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