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和儿子读绘本,对我这个大人来说,想象力萎缩匮乏接近枯竭,我是不会再关心什么想象力的,更不会拿它出来说事。
小学语文教科书里,动不动就出一道课后题,让孩子结合材料,进行想象片段练习,天哪!无聊死了!该怎么写?老师也不会啊!所以我几乎没法指导这样的片段练习,理由是,想象作文吗,自由发挥想象着写就行了。顺便吐糟,与那么多的好故事比起来,语文课本真的很无聊。好在我们那个只读课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假期书单摞起来不知道有几层楼高。可是也奇怪,我这样不尽责,交来的作业总有出乎我意料的,嗯,关于想象这件事,在孩子们面前,我甘拜下风,不过我不在乎,又有哪个大人会太在乎呢?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实实在在的事,已经够我操心的了,没让人把心操碎,已表明内心够强大,谁还会在乎有没有想象力,那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可是就这样和孩子读着读着,夸张点儿说,“连胜365天”之后,感觉就有点不一样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奇妙故事,亦真亦幻的童真世界,仿佛要将愚钝多年的我一点一点激活,我不禁感慨,给孩子写出好故事的人,即使成年,即使年老,但却从未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
观察儿子,那些在大人眼里,显得很不真实的故事,却能令他着迷。观察所有的孩子,恐怕也无一例外。比如,有一本书,名叫《老虎来喝下午茶》,看书名,就给人荒谬的感觉,孩子会喜欢吗?真没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来,结果连续有几个晚上,这本书成为必读之一,只要看到它的封面——小小的苏菲和大大的老虎,坐在一起,喝着甜蜜蜜的下午茶,他就会拿给我。孩子看到每页都有一只憨态可掬的大老虎,大大方方在索菲家吃吃喝喝的时候,他的满足的笑容让你不再怀疑,孩子的确喜欢这只老虎。好吧,推荐这本书的人,必须打心眼里佩服你。我再问他,“你要不要也请这只老虎来咱们家喝下午茶?“嗯,要。”他回答的时候没有丝毫顾虑。这本书被称为为数不多的神来之笔,理论的解释——它符合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和想象。
孩子幻想奇特,常常想象有奇景出现。对呀,在幻想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一切都唾手可得。有一天看见姐姐和弟弟在收纳篮子里玩下蛋的游戏,弟弟很听话,姐姐让他坐进篮子里下蛋,他就坐进去,两个一起“呱呱蛋”,顺便从屁股下面摸出一颗“空气蛋”来,还“啊呜啊呜”吃起来了。我忍不住就要笑,他们俩个,是因为爱吃鸡蛋,不想太麻烦母鸡吗?有时候看孩子怎么玩,就知道他们怎么想。
借过一本书叫《一起玩》,没有贴上蜗牛泡泡的标签,因为是馆长女儿妞妞的私有图书,放在蜗牛馆的书架上,被我发现,老板慷慨借给了我。带回家,儿子一气让我读了三遍,也就在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我明白了,如果孩子在玩的时候,碰巧有一个“橡果”小车,他就能想象出一只松鼠和他飙车;遇见楼梯可能会想象出一座山和一只猴子;赶上渴了,就会想象出企鹅从冰箱里出来送果汁。想象的世界如同日常生活一样真实,这就是小孩子。故事说的正是他们所想的,这就是他们爱听故事的原因。他们能听进去一个隐喻故事,并且照做,但却不一定能听进去妈妈的苦口婆心。
有一次,儿子不知道从哪个圪佬佬找到两颗小黄豆,就拿到池子那里说要给他洗洗,然后将他的小黄豆丢在池子里去别处玩了,妈妈去洗手的时候,怎么会记得他那两颗小黄豆啊,拧开水龙头,打开下水口,小黄豆就那样顺流而下,接下来,跟过来的小人儿,“啊,我的小黄豆!”嚎啕大哭,天哪,该战还是该逃?妈妈又傻眼儿了。我灵机一动,把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哦,你的小黄豆去下水道里找他们的朋友玩去了,过几天他们会回来看你的,到时候你就会看到他们从这里长出小苗!”就这样,我随口编了一个自己都半信半疑又不圆溜的故事,“小怪物”被我搞定了,不用再哄、再怒、再出手了。是谁说过,育儿那点事,如果能坚持给孩子读故事,“连胜十年”后,你想对孩子说的那点儿话,早就借故事对孩子说完了,根本不用费力张口讲道理了。
回头再看那本《米奇拉!摩奇拉!咚咚!》,捡到一个破烂啤酒瓶盖当王冠,去和“藏宝大仙”换宝珠;寻到一块方布或者妈妈的围巾当披风就能飞起来荡悠悠;一根跳神甩起来,就能勾住月亮,这种奇幻的世界我现在可以接受了,不再觉得隔了很厚的墙进不去,我也可以试着和孩子一样在想象与现实之间来回穿梭了,因为我找到了入口和出口,那个树洞就是入口,妈妈的出现就是个出口,我发现,事实上好多奇幻故事,作者都会给读者安排一个入口和出口的。说起这本书,带给我的真正温暖其实和想象无关。儿子有一次吃饱饭了,在离开饭桌的一刻,一边摸着自己圆圆的小肚子,一边唱书中的口诀:七饱了,吃饱了,金苹朵的金苹果,九拉呀,皮克塔克,米奇拉!摩奇拉!咚咚!是他那口齿不清,再加上应景的唱和让妈妈印象深刻,除了和他一起读书的妈妈,真个是再没人能听懂的!
还有一本书,宫西达也的《神奇糖果店》,在我看来也是神来之笔。有一天,我学《古利和古拉》里的话,问儿子,“在这世界上,最最喜欢啥”,两岁的人儿,思考大概有三秒吧,回答我,“最最喜欢糖”。哈哈,有点小伤心,竟然不是妈妈。这本书,让孩子最喜欢的糖果发挥了神奇功效,吃了黄色糖果的小猪变大力士,吃了蓝色糖果的小猪能发出狮子吼,绿色糖果能隐身,红色糖果才真叫厉害,可以变大灰狼。贪心顽劣,喜欢恶作剧的小猪,哦,是小孩的本性就在这一颗神奇糖果中展露无疑,绿糖果小猪要了一颗,能变大灰狼的红糖果,足足要了三颗啊。而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原因是狗獾叔叔最后赠送小猪的那颗白糖果,那是好有爱的一颗糖果哦,在小猪变成大灰狼想唬一唬大家的时候,不料却被真的大灰狼带到大灰狼镇,呵呵,读到这里,妈妈笑了,“损人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小猪你本该知道的,真不知你要怎么收场了?就在小猪无计可施时,他想起了这颗白糖果,狗獾叔叔说过,“含着它会发生神奇的事情”,小猪变成了猪巨人,吓走了大灰狼,这是“恭喜大爷”(宫西达也)给孩子的一颗爱的糖果,包容的糖果,展现神奇的糖果!从上次做姜饼屋带回来好多彩色的糖果,神奇糖果的游戏就开始不断上演,我们乐此不疲!这本念了估计不下50遍了,难得我们两都喜欢,念到我们都烦为止吧。
一个孩子有一天和妈妈说,“我想到月亮上去”,妈妈只是淡淡和孩子说了一句,“好啊,不过,别忘记回家吃晚饭”。这个故事一定是在家里的某本书中读过,不过已经彻底忘记是哪本,可以肯定他是讲阿姆斯特朗的,因为和月亮有关吗。当时读到就吃了一惊,觉得这个妈妈好厉害,太会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了。
很不习惯引名人名言很久了,但是谈到这个话题还是忍不住再引一个。一位母亲向爱因斯坦请教如何教育自己天赋异禀的儿子学好数学,爱因斯坦回答说:“如果想让他聪明,就给他讲故事;如果想让他有智慧,就讲更多的故事。”梳理一下爱因斯坦的逻辑,故事培养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仅局限于我们目前所知道和了解的一切,而想象力涵盖将要认识和理解的一切。想象力是一种更整体的认知视角。这段话引自《故事知道怎么办》《故事总会有办法》(苏珊*佩罗)。哇,天才的认识,高深的理论,基本听天书,但也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伟大的天才给出的办法倒是简单,是我这样平庸的妈妈也能做到的。
无独有偶,最近有段话,无论在哪都会被大剌剌地引用:“你可能拥有数不清的财宝,成箱的珠宝和满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个读书给我听得妈妈。”很鼓舞人心的一段话!不过,很纠结啊,我同时多么想拥有那成箱的珠宝和满柜的黄金,有谁告诉我秘密藏宝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