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原创)吸引力

这世界上有无数“导师”、咨询师、作家、成功学家不断地向众人输出关于如何“吸引人”或让自己“有魅力”的观点。美貌不够,衣裳来凑;英俊不足,谈吐来补。此外,各种举止、礼仪、风度,外加可以用来装点自己的学识,等等,无一例外地指向一个目标—对他人的操控,或曰“印象管理”。

在世俗世界里,“人生就是一场假面舞会”。据说这话是叔本华说的,但他的书我只读过一两本,不记得其中有这样的话。T.S.艾略特则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写道:We put on a face to meet the faces that we meet.我们戴上面具去见我们所遇见的脸。

总之,人类社会是由关系组成的,任何人活在世上都离不开关系。试图处处“经营”自己以给他人留下好过自己本质的印象,是人之常情,属乎人性,但人性脱不了败坏、软弱、虚伪和虚饰。吸引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欲望,显然不是慈悲的有大爱的动机。

人确乎可以内心高度不洁而又有迷人的外表。但这样的吸引力无法长久保持,而且终有一天会露出真实面目,只能迷惑陷于世俗欲望泥潭里的人。世上多少破裂解体的亲密关系,原因都在于这种“虚”饰。

最强大的吸引力来自哪里?有那么一些人,不为自己而活,只为取悦真理而活,不用意吸引人归向他们自己而是吸引人归向真理,而他们的吸引力来自个人与真理的亲密关系。

首先,亲近真理,使人内心得到洁净,而内心圣洁使人更加贴近真理,从他那里得到无尽的源源不断的喜乐平安,涓涓不息地流淌,流过心田,流向人间。

其次,内心圣洁必会通过外在言行彰显,且无须刻意努力,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在家庭里,忠诚、勤快、体贴、温柔、风趣、幽默;在外,善于为别人考虑,换位思考,谦和、宽容、关心、有爱、周到。

第三,内心不断得到洁净更新使人在“忘我”和“舍己”中活出最好的自己。这话听起来好像很矛盾,但确实如此,也符合真理的教导。

世俗的许多哲学派别倡导人们“忘我”,但那种“不争”究其根底还是为了更大更高意义上的“得到”,仍然是为自己。只要心灵尚未接上“天线”,就永远走不出“自我”的樊笼。

接触过这样的人,饱经风霜,历尽沧桑,走了一条崎岖信仰路,却总是一派安详,充满爱意和喜悦。不论他们是男女老少,充满仁爱和喜乐的人,有着无可抗拒的吸引力—使人向往和渴望他们内在平安的泉源。每当人们问起他们的“秘诀”,他们就有机会为真理作见证。事实上,他们就是活见证。他们与人交往时,不做人情交易,他善待你,你只需将他给予你的爱和善意传递下去。

为真理而活、为他人而活的人,不会去考究自己对人是否有“吸引力”,如何才能有“吸引力”,甚至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美丽,而这点恰恰让他们很美,很有吸引力。

When we forget about ourselves, we do things others remember.
当我们忘却自己的时候,我们做出别人忘不了的(善)事。

我们追求的是真理,不是对他人的吸引力。真理对于属于他的人,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