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关于校园题材的电影受到了许多八零九零后的青睐。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以及《栀子花开》、《我的少女时代》、《既然青春留不住》、《何以笙箫默》、《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等。
这些电影的内容和剧情各不相同,但青春怀旧,校园爱情是绕不开的话题。每个人的校园时光,都有段属于自己的记忆。有同学之间肆无忌惮的玩笑,有寝室熄灯后与室友的夜话畅聊,有初恋青涩的校园爱情,有翘课去网吧打dota或魔兽世界的“游戏人生”。在每个人心中,校园时光,都有些难忘的回忆。走过青春岁月,再回头看看,除了对青春以及校园的怀念,兴趣还多了些许的伤感和遗憾。正如《匆匆那年》里的一句话: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青春剧的兴起,不仅仅因为当代人对于青春的怀旧与回首。还有一点就是,在如今追求物质生活与攀比财富的时代,更加觉得校园爱情的单纯和可贵。这也让在学校里没有接触爱情的人觉得遗憾。
每个电影的素材和命题,取决于导演的安排,包括有些同名影片(如左耳、我的青春不迷茫),是由小说改编的,与原著多少会有些不同。大多是前半段叙述主人公在校园的诸多情节,后半段是长大或走向社会的点点滴滴,引发观众的诸多评价和反思。让人觉得,岁月改变了许多人,许多事,带走了太多太多时光。
这些影片中,出于剧情的需要,导演的策划,也许是为了博得较高的票房和关注度,刻画出一些“虐心”的剧情。曾有网友毫无底线的调侃:致青春——打胎,同桌的你——打胎,匆匆那年——打胎,难道现在没有打过胎的青春都算不上青春了?不如电影名取的直白些:致打胎,同桌打胎,打胎那年,连起来就是——致那些年,匆匆打胎的同桌。还有的网友说:不开房、不人流、不分手,那没有票房啊,话说大家的青春真那么痛吗?
撇开这些不入流的影评以及吸引观众眼球的剧情需要,电影难免有些与现实并不相符的片段。大学课本里,有一门必修课叫《思修》,谈到过恋爱婚姻观,说到爱情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理想、责任和性爱。理想赋予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三者构成爱情的有机整体。所以,爱情的本质并不仅仅是荷尔蒙。
相比于社会,校园的生活确实是规律简单,差不多三点一线的生活。早上在校园广播声中睁开惺忪的眼睛,起床洗漱后,夹着书去食堂吃饭,也可以去学校门口的摊位买个里脊饼,边走边吃的走向教室。中午放学和同学吃过午饭,去网吧上网,或者回寝室开启午休模式。下午照旧的去课堂,单臂拂桌的趴在桌上,右手拿着手机看电子书,讲台上,老师正上着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尽管有些人的大学时光,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也谈不上收获了什么,甚至毕业后书本以几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废品站,但终究是属于自己的校园时光。很多年后,路过曾经的母校,看到一排排的教学楼,瞥见曾经住过的宿舍,指着学校的大门跟朋友说:“这是我的母校”。正如华科大的李培根校长说的那样:“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
听过这样一句话:那个可以任意挥霍的年纪,人们叫它青春。每个人的青春,都有些或快乐或忧伤,有悸动,也有疯狂。逝去的日子,像断线的风筝,被风吹的渐行渐远;又好似一本书,描绘着不同的色彩和创作,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是永不退色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