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授课老师从整体出发,简介了全书故事梗概,以一幅主线图“小布头去过哪些地方”串联起了整本书的脉络及主人公经历。这样的开场语言干脆,简洁明了,但又直奔核心,直击儿童内心,尤其是“奇遇”二字,以及一连串的提问,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渴望,值得我今后学习借鉴。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童书的阅读、梳理、提炼真的是决定一节导读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啊!
然后,我觉得这一节导读课,因为是第一课时,老师其实还可以适当有所铺垫。除了作者身份,背景,该书在国内的地位与影响,关于奇遇类主题童书的阅读,我觉得应该再稍微延展一点。一年级的小朋友在此之前读的基本都是图画书,以及“上学记”之类,这还是第一次正式接触到“游记”“奇遇记”,需要有所说明。
根据年段的不同,我们对孩子推荐的书目的类型也不同,我认为孩子应该从一开始就有文体意识,至少有这么个概念。
童书含义很广,由图画书(绘本)向整本的童话故事、文学小说等逐渐过度的历程里,文体意识应该一直贯穿其中。
第二课时:在学生读完全书的基础上,老师带领着大家对全书做关键事件的提炼与故事主题、人物个性的归纳。通过画出小布头去过的地方(城市苹苹家,乡下老郭家、二娃家、苹苹家)图示,再以文字补充说明在各个地方发生的事件,整本书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看得出,此法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物类、历险类、游记类故事的梳理。简单方便,条理清晰。
但在接下来的人物个性与全书主题归纳环节,我觉得应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可能每一个读完这本书的人的见解都不一样吧。视频中老师把这本书的主题总结为两个方面即小布头的勇敢与珍惜粮食。然后就安排学生找出书中表现小布头勇敢的情节与文字部分。这也与我们平日的教学非常相似。
但对此,我并不完全赞同。通过昨天阅读全书发现,小布头并不是一个生来就勇敢的孩子,仅管他确实一直渴望自己是个勇敢的人,也最终实现了这一愿望。但实现这一愿望的过程才是重点,正是在这过程种种经历磨砺了小布头,也是在这过程中遇见的朋友感染了小布头,以及还有苹苹对他的包容、关爱,小芦花对他的关心与帮助,二娃对他的钟情,二娃妈对他的爱护,郭老二郭老大兄弟俩的故事等等,甚至五只老鼠,这一切都是慢慢改变小布头的因素。
更恰当地说,这本书的主题是在小布头的成长。从一个自大,娇气,不爱惜粮食的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勇敢,热情,爱惜粮食的人的过程。而造就小布头成长的正是他一路奇遇所接触到的每一个善良的人与每一件事。
而且,该书故事的背景显然为国家解放初期,人民刚刚获得自由生活,一派热火朝天投身祖国建设的气势。珍惜粮食确实是当时的大主题,但如何让当下的孩子也能轻松地理解与接受这一思想教育,我觉得还需要好好思考。
第三课时:在第二课时归纳出全书主题与主人公个性之后,今天的分享课中老师将最后的着重点放在了故事情节回顾与作者语言特色体会上。
以提问的方式梳理全书一直也是大家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手段。它能够快速检测出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掌握。便于老师确定如何开展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进一步对话。
关于《小布头奇遇记》一书,老师提出的五个问题分别是:1.小布头是怎么诞生的?2.小布头一心想要做个什么样的孩子?3.苹苹拿到小布头,为什么很高兴?4.小布头为什么离开了苹苹家?5.老鼠想吃小芦花的诡计是什么?此类问题显然属于细节考察题,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仔细翻翻书还是能够找到具体的文字描述的,如果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那么对于有些学生而言就存在困难。所以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另外,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替换其中个别问题。五个问题,最好不要全是事实细节题,可以设计一两个开放性的思考题。毕竟,我们读书,把故事读懂读明白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我们读到了什么。这个也需要根据学生学情来思考。
在发现作者语言特色上,老师拿出的是书中描述五只老鼠各自个性的几首打油诗,非常符合儿童的语言特色。但打油诗中暗含的人性,老师没有深挖,也许是考虑到读者为低段学生。此外,我觉得书中还有一段文字特别值得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就是四只老鼠在洞中商议如何对付小布头以及偷袭小芦花的对话。画面感极强,充分刻画了老鼠们的活灵活现。不仅适合小朋友表演读,也为孩子们写话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可以初步识得如何使文字有画面感。实际教学中甚至可以设计仿写、续写。这样就真的学以致用了。
最后,全书分享结束。老师为学生推荐了其他书目《小猪稀里呼噜》以及一本《历险记》。如果可以,我会把同类别书作综合介绍,比如还有《狮子王》《小鹿斑比》《柳林风声》《骑鹅旅行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我们甚至也可以让学生给这本书改改名。最后让学生发现:其实,不管是奇遇记、历险记,它们相同的主题都是——成长记。是人物在好玩、好笑的事件中成长,在独特的磨练与经历中成长。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去引导、组织、开展学生这类书籍的整本书阅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