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历史老师在市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名人,不光是顶着特级教师的名号,更是她特别鲜明风趣的个性,举手投足间就有让人亲近的欲望。
历史老师曾说:书读多了,人会异常孤独。
历史老师有个同事,是省里很有名的藏书家之一,且饱读诗书,尽管他只负责教一门学科,但实际上,高中哪一门课他都能教的了,通过自学琢磨,好像就没有他学不会的东西。文笔也是犀利见血,写得一手好毛笔字。
可是他很少很少说话,除了给学生们讲课答疑之外,他通常不会闲聊,好像只有讲课才算一个有用的事情,剩下的话语,他似乎都觉得没有意义,就连打招呼,他都会用微笑和点头来取代。
若平时老师们在一起说些有意思的热点话题,他也默不作声。
就那么一次,他居然参与进来了。
那时候房价猛涨,股票猛跌,虽然现在已经到了惊天数字的地步,多年前,正值一个演变的趋势时代。
历史老师自然会用她的历史思维来铺垫这个事情的发展经过,诸如政策实施,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家庭构造的精简,这些是历史推动的结果……
地理老师则是用水利、土地、电力等能源的完善和进步来解说的,重工业机械的完善也会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
数学老师居然用各种算式阐述一种“不平衡”,人口增长速度,楼房建设,教育规划……推导出物价增长的状况。
他也加入了。
因为他会的不光是一个学科,所以分析得头头是道,上知天文地理,下晓中外古今,简直就是一个万事通,同时,所有的老师的热情也都被挑起来了,他们用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争辩得头头是道,不亦乐乎。
但是历史老师语调一转:他也是孤独的。
因为他太优秀了,脑子里面思考的想法和方式像是曲折交错的迷宫,但是能给他特别清晰的方向和指引,可是一般人确实和他搭不上线。我们连高中的知识都学得连滚带爬,一头雾水,实在没法和他的思维站在同一个高度。
继而,他还是经常看书,看各种没看过的书,因为他觉得书中的东西能让他产生难以企及的共鸣,就像是爬梯子一样,本来就爬得太高,看台下的人太小了,没法交流,索性继续爬梯子。越爬越高,越爬离普通人越来越远……
越来越沉醉于读书,就越来越难以走到外面和人融合。那句书呆子,还是有道理的。
当然,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走入死穴,而是为了远离无知,读书跟吃喝玩乐一样,也需要适当控制。
堂哥目前在读博士后。书,是让他读到头了,已经到了学位上无书可读的时刻了。
他大学的时候,觉得一切东西都是新奇的。高中的时候除了学习,别的一概不知道,到了大学,才真正开始文化领域的生活。
听了各种摇滚乐,诸如x-Japan,van Halen,bon jovi,看了好多美术书,对油画,素描,雕塑都略知一二。又自学了吉他和电子琴,读了花道茶道方面的书……看了很多西方文学名著,总之,就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导致好多人后来和他相处,都会说这么一句话:
我知道的,你都知道;你知道的,我可能就不知道了。
大概和很多拍戏写书的人一样,太入迷了,就不想从里面抽出来了,本来,书本中的不是“真实生活”,但是,确实是活在那样的情节里,生活中已经被这样的内容融合了。就算书中再痛再难受,也比一个真正自己的生活要容易。书,就像可以潜伏的丛林,待久了,也知道怎么维持生计,躲避攻击。
读书是好事,尤其是读好书,可是读的太多,又觉得无处安放,就像要溢出的饮料,对自己也很危险。
七年前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在高考结束的时候,我有很多同学,包括我自己,在那一段时间都有轻微抑郁的症状。
不想说话,不想游玩,不想吃饭,呆呆地坐着,脑子里面什么都没有,不想怎么打扮,怎么补上那些长期没看的电视剧,不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看到早上升起的太阳,傍晚的霞光,都有种欲哭无泪的心情。
那是真真切切的。
这还真和考试成绩没什么关系。不管是复读的,还是考的不错的, 还是考的不尽人意的,无论最终什么结果,都觉得四肢无力,看到什么东西都那么漠然。
人来人往的景象,车水马龙的噪音,好像那一刻恨不得,就这么从这个世界消失,就不会被活着而困扰了。
因为考试之前有学习,尽管你不喜欢它,但是它是你强大的靠山和庇护伞,可以使劲学习,随意蹂躏它。读书,那一摞摞的课本,等着你去“糟蹋”,等着你去“祸害”。可是考试完了,那些书本就被一股脑扔出去了,再也没有一样事物能让我尽情地“使用”了,那些书,代表着我生命的一部分的终结,它们掏空了我的思想,占据了我的肉身,最后,还要这么义无反顾地离我而去,甚至觉得,读的那些书,最终“强奸”了自己。
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从这种感觉里面出来。
那些烦人的公式,那些繁杂的概念,让你最终获得了依依不舍的痛楚。
到大学读书时,也读了很多完全自己没有接触过的层面的书籍。
博弈论,全英读物,法语,酒类介绍,地域文化,营销卖点……
读多了,你也天真的以为,自己也应该过上这样的生活,这种正常的,繁忙的,充实的,能让我发挥一切才能,劳逸结合的好日子。
事实上,你没有穿着那件好看的风衣,脚踩十厘米的细高跟,也没有保持那个精致的卷发,而是穿着一双泛白的黑色粗跟鞋,牛仔外套,廉价的耳环和开价口红,默默地做着枯燥又对你没什么提升的工作,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糊口没问题了。
你开始怀疑,我还读书干什么?可是不读书,我就会比现在这样子还差劲,那就读书吧。
读了书,那种空虚的感觉,在书中又找到了你人生的真谛,可是你还是无法得到,无法深刻停留在这种感情里面,因为,我活在现实。
读书,能造就一个怎么样的我自己?真的是,我努力,我憧憬着的我自己吗?
常说,活成你读书读到的那个喜欢的样子,是好事。
可现在突然明白,了解书中的模样,好事,但也别奢求纸上的文字有附着在你身上的魔力,毕竟,他们真的只是字。汉字,帮你阅读,理解事物的一种语言而已。
读书,改变命运,至于怎么改变的,决定的,还不是书,所以,把它想成工具,你纠结的苦痛就会减少,像是和你并肩的伙伴,书也是这样,不要去深爱,因为,很多时候,书没法回报你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