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宅家一天,以读书和听书为主。
阅读方面,《围城》看了100页,还看了一些网络文章。
眼睛需要休息,不能长时间工作,所以我今天还听了一些书。
读书和听书,都是很好的精神享受。
状态好、注意力能够集中时,我会选择看书,这样才能好好理解并吸收作者的构思与理念。
但是,如果一天看书时间太长的话,就有“贪多嚼不烂”的感觉了。
休息时,我就会在网上找一些听书资源,一边放松自己,一边可以听听书。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
很多书籍,我们久闻大名,但是一直还没有机会阅读,先听一听大致内容,对其建立起初步的印象,也很好。
日后一旦有机会阅读,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吧。
如同贾宝玉第一次和林黛玉见面时说,这个妹妹我原来见过的。
有了这个基础,2人以后的感情比别人都深厚一些,关系自然亲蜜多了。
我今天下午还在简书上刷了几篇文章。
有个文友写到,当写作面临枯竭时,应当花时间去阅读,而不是写一些滥竽充数的文章。
其实,我对这个观点持保留态度。
阅读对写作的促进,并没有如此迅速、直观和有效。
我今天阅读了很多文字,大概超过60000吧,这些文字来自于不同的作者,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写作风格。
仔细想想,这些文字转化成了我的写作素材了吗?
并没有。
阅读和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
有人说,阅读了100本书,才可以写出1本书。
但是,我们不可能等到读完100本书才开始写,边读边写才是最契合实际的创作方式。
写作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够出精品。
假若我们刚开始就设定很高的目标,例如一定要写出优质文章,会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和焦虑。
我采取的办法是,多写。
只要有一点文思,我就立即写出来。
写作就是自我表达。
曾经有个作家说过,只要真诚写作,就是好文字。
我非常珍惜这个观点。
因为,现代社会,“真诚”二字实在太难得了。
在互联网上,更是充斥着各种商业广告、虚假宣传以及浮夸案例。
我们已经很难看到走心、质朴的文字了。
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这既是时代的进步,也是时代的弊病。
除了物质利益,我们的精神也需要滋养,只有少量的精品文字可以提供精神养料。
我关注了很多自媒体作者,算是资深读者。
自媒体文章,良莠不齐。
甚至很多自媒体作者,本身的局限性就很大,写出来的文字并不算很有价值。
这样的文字,看得再多,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对自己并无太大的益处。
因此,我果断地停止了多平台写作,现在只在简书上日更。
在简书日更,不用考虑太多写作以后的元素,更有利于回归写作本身。
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好好锻炼文笔,他日可以写出有价值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