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很难在一生下来就找到正确的属于自己的方向,可以说人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试错,再伟大的作家也只是在书写自己看到的,比较片面的东西,而这个物质世界从本质上来说是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试错、跌倒再爬起来的过程。
爱迪生经过了五万次左右的失败,最终发明了电灯;居里夫人在一个破棚子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了三年零九个月,才提炼出来纯净的镭;哥伦布在海上度过了92个白昼,最终完成了环球旅行。
在这些伟大的发明和发现得到验证之前,没有人知道它会不会无疾而终,但是舍得舍得,说的便是有舍才有得,任何伟大事业的成功背后都有着不为人知的忐忑和辛酸,最终的成功者,必是敢想敢做之人。
过好当下,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很多人并不能够真正的去把精力投入在当下的每分每秒,把现在的每一天都当作余生的最后一天来过。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在浪费和挥霍时间,去经历这件事,需要的是勇气和信念。
20岁的时候,你想以后成为一个旅行摄影师,一台相机,一个背包,走遍大江南北,收集很多的故事和温暖,遇见很多的感动,如果累了,便在去过的最喜欢的城市留下,开一家民宿,养一只懒猫,在门口的躺椅上懒洋洋地晒太阳,和来到店里的有缘人谈着吉他,在民谣声中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承载旅途中的温暖,也分享以往的见闻。
可是25岁的时候,看到身边的人考公务员,在家人的催促下,你也去了,最后确实成功上岸,过上了大多数人羡慕的生活,在家人的安排下,找了一个还算合适的人结婚,过得还算安逸,但总觉得有遗憾。
其实哪有那么多对错可言呢,人生唯一值得恪守的信条便是不留遗憾,不听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也许刚开始过得很苦,但是很多勇敢的事情不就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大胆放手去做,说不定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就发现了自己想要终身从事的事业。
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