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参加“沙七”前我说过:我欠沙漠,一个海浪。我就是去玩的,就是去看星星的,成绩对我来讲不重要,作为B队队员,完赛就可以。我自信1天就能40公里山路,爬升2000多米,登上峨眉山金顶,3天70公里沙漠比赛实在是不难。
所以我没有太重视训练,准确的说只去了一次。自信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个原因是膝盖有伤,因为每次10公里以上的跑步我的膝盖就会痛,龙头寺那次训练让我瘸了一周。不是说教练练的方法不对,只是我认为确实没必要为了一次比赛伤到自己的身体,关键,我是去玩的。
我和团队的人并不熟悉,除了班上的还有一起上过课的同学,我甚至连队长是谁都不知道。糊里糊涂的拍完了出征的照片,随大流的参加出征仪式,听完沙友们的分享,这时我对这个团体队有些概念了。至少,我大概知道这一群人,是一起去拼搏的人。我们的第一目目标就是沙鸥奖,另一个目标是进前八。原谅我,前八我从来没信过。
我不是一个对集体冷漠的人,大学时候的我当了4年班长,拿了北京市优秀班级。不是说我有多优秀,只是想说我懂得集体荣誉对于团队的凝聚力影响。我尝试着去爱这个新的集体。于是我在淘宝上定做了带有“重庆大学”字样的标签,雪问我多少钱,我说小钱,不用给我。这个标签一个作用是区分其他院校的行李,另一个作用我是想尽快融入这个圈子,我们代表的是重大。
小马哥也做了相同的事,他送了每个人一条魔术头巾。照相酷酷的,笑脸是我们共同的表情。每个人都在为这个集体付出,这就是我越来越爱这个集体的原因。
组委会接站,欢迎宴,团队展示如期而至。4月29号终于踏上了心心念很久的沙漠。当我踩到沙子的第一瞬间,我想,完了,以我的实力根本不可能跑得起来,每一步向前走都是那么艰难。可沙鸥奖要求AB队队员全部完赛,怎么办,硬着头皮快走吧。
第一次身体的极限出现在CP2到CP3,这时我脚上已经有2个大水泡了。沙子是软的,每一次下脚后鞋子的相对位移都会挤压水泡。相当于每一秒,用一根针扎你一下。迎面的还是几个连续的大山丘,需要手脚并用,这时一用力,我的大腿抽筋了。我不知道怎么办,我只有停下来揉一揉。沙七的官方宣传说“越过沙丘,有人等候”,我对自己说,我不需要谁等候,我要证明自己,我要完赛。我对自己说“越过沙丘,逃跑必究”。
我身边没有重大的队员,一个人走着。我靠的是自己的毅力在走着。终于,我看到了沙丘上的晶晶,晶晶说还有300米,说加油。终于,我看到了终点线后的婷婷,婷婷给了我个拥抱,说真棒。终于,我看到了拉伸区前的祖力,祖力扶着我卸下背包,说好样的。回到营地区,我看到了10,看到了她们辛苦搭起来的帐篷。那一瞬间,我眼睛都湿润了,简陋的帐篷居然有家的感觉。我开始重新思考思考亚沙的意义,重新思考我为什么要来这里。但似乎有些答案,当下还不确定。
第三天的比赛虽然路程只有11公里,可是难度并不低,在过了第一个CP点后,我的膝伤犯了。左侧有些水肿,每弯一下都是折磨,加上新起的4个水泡,我想到了放弃。可看着前面离我3米远的大伟领着静静,回头再看看身后赶上来的甘淋晶,脑里面全是这些天大家为了团体拿沙鸥奖所做的努力,我忍着住了。我决定我要到终点,也要把身后的甘淋晶带到终点。
迎着风沙,我们终于爬上了最后一个山丘,离终点大概还有1公里。我对身边的甘淋晶说我们慢慢走过去,我腿实在是不行了。这时胡队从身后超过来,看到了甘淋晶,表情先是一阵舒缓,然后用非常非常着急的问:看到杨涵没?我们摇摇头,看得出来胡队很沮丧,因为沙鸥奖要求所有AB队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完赛。一人没回来,就意味着全军覆没。能做的都做了,胡队整理了下心情,说那我们跑起来吧。就是这样一句话,我最后冲过了终点。而幸运的是,我们在关门前等到了努力拼回来的杨涵。
我觉得我终于体会到亚沙的意义,很朴素就是他宣传的那句话“越过沙丘,有人等候”。你抬头看着方向,低头踏实走路,你的队友,爱你的人,你爱的人,更强的那个你自己,都在终点线后等你回来。
最后,恭喜我们获得8个沙鸥奖其中的一个。我们个体成绩并不突出,可是我们一个人都没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