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上一篇文章,本来想着放松一下,随便打开了一个文章,链接里面讲关于《你好李焕英》的心理学思考。
我又看了贾玲的那个关于怀念母亲小品。
当我听到“子欲孝而亲不在”这句话时,忽然心被扎了一下,我不就是曾经有过这个遗憾么——姥姥曾经那么爱我,那么疼我,我曾多次幻想着长大了一定回报姥姥,一定让姥姥享福(一定要做些让姥姥开心的事)……
可,在我十七岁那年的正月二十一,姥姥就彻底离开了我,她还没等到我学业有成,她还没等到我为她争光,她也没等到我的孝顺和回报……
那年我还没有成年,我还没有能力让她享福,我没有一点办法让她多陪陪我,没有一点能力让她看到我如今的出息。如果姥姥今天还在世上,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和幸福。因为在她眼中,我一直是她的骄傲……
如今,我有经济基础了,也有能力疼她,买她喜欢吃的、穿的,买她舍不得买的……
一切都不能倒回……
我内心深处还有对爸爸爱的回报的期望,或者,我想要爸爸幸福安康,我希望我能更有条件或者经济基础,让他不要再辛苦为了钱发愁,为了钱奔波劳苦……
我现在都三十四岁了,却还要爸爸为我承担着一些压力……
我想要过得更好,想要爸爸不要再为我牵挂……
除了姥姥,就是爸爸让我感受到温暖和爱的人,我一直想要对他们表达爱,付出爱。姥姥没能享受到我的爱,我不想再在爸爸身上留下遗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一想起这句话,我就怕的很,我怕再留遗憾……
爸爸今年57岁,记得他刚四十岁那年,我就有些难过,我难过他都四十岁了,人生都过了一半了……
我不知道爸爸还能再受累几年,年前二大爷生了一场大病,做了一个大手术,我发现爸爸叔叔和大爷们都已经不再年轻……
原本,我一直觉得他们还仍年轻力胜,可他们,如今都已经不再年轻……
我好想什么都不干的,一直陪在他们身边,可这只是幻想……
虽然我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让爸妈和家人都能轻松、享福,沾光……
可现实生活却很无奈,我要生活,要养孩子和家庭……
我始终活不出我期待的样子!
——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对自己的期待太高了!
我承受了太多不应该承受的东西……
可怜的小身板儿!抱抱你,辛苦了!这些年,一直承受着这些压力……
我知道你是知恩图报的人,是个善良的人,是个有爱的人……
正因为你的善良,你才背负着这些压力,你努力,你上进,就是为了能回报家人……
孰不知,活好自己,才是对家人最大的回报!
想起那句话:真正的爱,不是愧疚,不是自责,不是补偿,更不是穿越。而是接纳,是信赖,是陪伴,是“我们在一起,这样就很好”……
我想,过好自己便是对父母,对家人最好的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