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5 周日
*周末,到孩子爷爷奶奶家吃饭。孩子的伯伯们,哥哥们都来了,买菜的,做饭的,摆桌子的,洗碗筷的…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儿,一大桌子菜整齐了,一家人围坐一起,边吃边聊,热热闹闹。
感受得到,老人家看着这些个儿孙聚齐,开心的很。
*我们这个年纪,即是父母的儿女,也是儿女的父母。
我们对父母,对孩子,或多或少,都有这样那样的期待。
不过,我们可能很少去想,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对我们有着怎样的期待?而我们,是否如他们所期待?
*我们需要暖暖的亲情,都想要温情的亲子关系。可是,有些时候,我们却迷惑,为什么所渴望的亲情,有时候反倒成了压力?
*今天看到郑委老师公号里的文章,受到启发,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对亲情,对孝敬,有了不同的认识。
*笔记摘抄:摘自公号郑委老师《父母恩不需要回报,只需要……》
*这个标题是不是让大家很诧异?父母对子女的爱厚重而无私,我们怎么能不回报呢?不回报是不是不孝?是不是不懂感恩?
*“教育最怕或者最失败的就是孩子学了十几年,学到最后,准备走上社会不知道要从事什么?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压力这么大吗?因为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会迷茫,不知路向何方,就会惊慌失措,越努力越没动力。”
*他问我:“你爸妈,给了你压力吗?”
我说:“有,起因源于他们,却不是他们给的。从高中开始,我上学的费用是家里绝大部分的开销,爸妈的工资并不高,我是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的。上大学后,更加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让我对父母越加愧疚。我不知道父母如此待我,我要怎么回报父母?我未来是不是得找一份工资足够高的工作,才能不辜负他们这些年对我教育的付出?如果我过得普普通通,那又何必花家里的这么多钱出国留学呢?自己给自己的压力,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让我越来越没有动力。”
郑老师大声对我说:“不用回报父母!你能回报得了吗?你拿什么来回报父母给你这条命?拿什么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呢?爸爸妈妈对你好,你为什么要回报呢?他们给你,你再返回去,不就是交换了吗?”
我愣住了,不回报是不是不孝?
郑老师说:“父母给你的爱是无条件的,也是无以为报的。你所需要做的是:第一,把这份爱传递出去,让自己成为他们的骄傲;第二,在他们老时,在他们需要你时,用爱去反哺他们,温暖他们,现在他们还年轻,你轻松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追寻自己的志向,就好。”
*因为父母对她太好了,而产生了愧疚,从而希望用回报的方式回应父母的爱,是大多数人惯常的思维模式。只是这样的方式,会让你负重前行,并不能真正走向轻松而光明的人生。
我们不回报父母,并不是不懂感恩,而是懂得真正的感恩。有些人用金钱和物质回报父母,但是彼此之间从未有过用心动情的交流。把回报当成了感恩,当成了孝顺,当成了爱,实质却是交换。你想想看,“回报”是把父母给予的再还回去,似乎这样就不欠父母的了,可是我们真的能不欠吗?父母给我们的是生命,我们还再多的金钱和物质,都不可能把命还够,我们还不起。
父母生养我们,是为了什么?当然是希望我们能幸福一生。幸福就是对当下满意,对未来有追求有希望;就是活出勃勃生机的自己;就是去爱更多的人,成为父母的骄傲。孝始于事亲,中于爱国,终于立身。这才是真正的感恩,真正的孝。
*放下回报父母的重担,才能轻松上阵,她的父母才能真正放心和安心,这是不是真正的孝?等父母老了,需要我们时,我们好好爱父母,就像父母曾经爱我们一样,我们也无私的不要回报的爱他们,爱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反哺。
父母不需要回报,只要我们成为他们的骄傲,只要我们反哺他们就好。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01qjKuzubWuUnvPpNxhwAg
(看完文章,我忍不住问自己:我想要我的孩子回报我什么?
品味许久,我发觉,我还真的最想要的是,希望孩子能生活的安康平顺,快乐幸福。
我再想想,我的父母想要我回报什么?
想起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只要你过的好,我们就放心了。
是的,绝大部分父母,表面上养孩是想要面子,想依靠…可内心深处,真的是“只要孩过的好,父母才放心安心”哦。
是的,父母,对我们付出了那么多那么多,并不是为了什么回报的。
想起郑委老师说的一句话:爱,不需要回报,付出,不求回报。要回报的,那就成了期待,成了交换。
父母养育孩子,对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你好好的。
父母对我们,我们对孩子……一代代的传承,莫不如此哦。
所以,我们不要把父母的爱当成压力,也不要想着要成为怎样,做到怎样,才算是回报父母。
父母的爱,是我们的养分和动力。
我们感恩父母,活好自己,反哺父母,传承和传递爱,让父母放心安心,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