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不知道该取什么名字的时候,都会命名成“无题”“零碎”“杂乱”之类。今天本来也要写成“无题”,但是想着我明明刚赶完两份表,还有七个DDL在嗷嗷待哺,完全是在夹缝中喘息,不如叫“偷闲”好了。
1 还是换回灰黑色眉笔吧
深棕的眉笔上周用到了旋不出的程度,但是执着于实体店购物的我实在没有时间去店里买一只新的眉笔,只能在期中月拿闲置了很久没有用多少的灰黑色眉笔将就。
最开始画眉毛的时候,不喜欢灰黑色眉笔是因为技术不佳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蜡笔小新,手一抖颜色就超级深了。
改用深棕色翻车的可能性小了很多而且总觉得淡一些的颜色会显得很温柔。跌跌撞撞画了几个月眉毛不再像最开始的时候画得那么丑了。
每次老太太看见我都会说你这个脸上的妆啊就眉毛能看。
我都会回她是啊你忘记给我生眉毛了我当然要好好把它画出来。
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也是事实。眉毛淡到只有一点点痕迹的我出门可以啥也不涂但是一定要画眉毛,没有眉毛真的一点都不酷而且没有精神。
现在换回灰黑色,倒是觉得比深棕要更和谐一些。因为头发没有烫也没有染过,灰黑色很接近发色了,看着自然很多。
那就先这么用着吧。
2 社会实践和互联网+
书院社会实践发通知到交表只给一周的时间,定题、拉人、讨论、外联、填表稍有闪失就来不及了,去年就见识了威力。
大二的很多人已经没有了大一时做社会实践的热情,都懒洋洋地不想做负责人,有拿奖的可能也不能构成什么有效的吸引力,更何况每年四月期中月本来就忙到头秃。都想做完任务算了。
疲于社交的我没有加18级的大群,仅认识的几个学妹还是在书画室和厨房遇到的。有一个德语的学妹喜欢听戏看书,虽然我不喜欢这些我喜欢看展,但是每次看见她发关于自己喜欢的东西的动态,都像看见了我自己。于是通知出了之后就去问她有没有组队和定题,能不能让我这个老阿姨做一下腿部挂件。
德语的女孩子真是可爱,选了去四川做有关环保政策下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的实践,不仅去企业参观采访,还有实践计划外的去看滚滚们、吃火锅、看文物等等各种活动,对于我这个没有去成成都的人来说简直是天降宝藏。
今天下午大家约了开会讨论写申请表,都是很认真地在思考完善计划。作为一个老人能给建议的地方我就给出来。这种踏实的讨论氛围让我觉得和学妹们一起做实践太正确了,不是在为交材料做实践,不会在过程中划水。大家分工的时候接锅都很积极,就感觉不会很累了。
去年这个时候作为负责人定题到头秃、害怕拉不到人最后人数爆满还要淘汰选人、为了联系手艺师傅中午不吃饭上门去找,通宵赶表的几天,历历在目。
就觉得,负责一小部分把它做好,真好。
昨天晚上上经济法的时候,法学的一个同学来找我做互联网加。是学院老师给的指标要求,三天做一份策划案出来。我想着下周有七个DDL就很犹豫,毕竟之前有人来找过都拒绝了。三天做一份策划可能又是连续熬夜加班,但是忽然一想不就三天吗都还没到下周,人多力量大就做吧。于是九点二十下课与讨论,十一点半翻墙回宿舍。
内容设计也是七八个人头脑风暴出来的,回宿舍的路上我都在感叹人真是潜力无限。但是不是说我认同这种为了赶指标做项目和策划,只是觉得大家一起讨论真的能获得很多想法。
昨天最后分工结束,半夜就有同学交文档了,直到今天晚上文档内容靠着大家周三下午的公休基本都写出来了,就等艺术学院的同学做设计美工和排版了。
团队的力量,一天出奇迹。
我不认可为了做项目而做项目是有原因的。昨天和我一起回本部的男孩子是计算机的,他说上一份策划里他负责写财务,于是自己学了三四天财务报表把东西写出来了。在感叹他很厉害的同时,其实学过财报我知道三四天不可能对做表做财务数据有深的理解,成品数据也只是在向我们想要的结果捏造,就连商院的同学做表都会力不从心何况只自学了三四天。事实却是,这种编造数据的事情在五花八门的项目、比赛中满地打滚。
我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所以寒假里原本想申请互联网+后来觉得编造策划的意义不大,短短几个月的比赛时间又不够科研落地,只好作罢。
大一的时候的确是什么都想要,什么比赛都要参加,什么项目都要做负责人,满头的劲往前冲。但是什么都要真的什么都做不好,而且一个新人做负责人没有经验,做Leader的时候明显也力不从心。
所以大二就对自己说不要出去到处乱跳全部都要做负责人了,做一个能做好事情的成员也是很厉害的呀。除了延续之前项目的负责人,其他的都变成了成员身份。也的确,在香港实训的时候,从组长身上学了很多;这些项目、比赛不用再操心负责人统筹的痛苦可以好好思考策划本身了。
或许大三再去做Leader,还有没做的心愿呐。
3 经济法分析题
昨天的经济法发了期中试卷,开卷手写分析题两周之后交,两大题每题不少于1000字。我真的没有很强的兴趣。要不是他学法,我也不会选这个选修课;要是他还在,能一起讨论该多好啊。
4 特意洗了头
今天是洗头的第二天,因为这两天过度用脑,头发又已经油腻腻的了。
但是我还是在写完一份表之后特意去理发店洗了头,因为今天晚上有近代史,因为近代史是唯一能遇到他的机会。实在是不想被看到头发油腻的样子啊。
果真,即使是宿舍上下层,同时在宿舍的话直线距离只有几米,我们还是隔了一个银河系。不同的学院,不同的朋友,意味着再也没有交集。
这几天汉堡王出了25元四件套的活动,和以往一样,总是会有人说@巨轮一起去吃。我当然不会去@他或者找他,但是周一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小心翼翼地去看了一眼那个几乎快沉到底的对话框。
发现,我和他的巨轮,没了。
一个多星期没有说话它消失了。真的真的真的在数分和高代课上难过了很久。
夸张一点说,这个巨轮几乎是我从他高中的好朋友那里抢来的。他以前给我看和那个男孩子的消息记录的时候我看见他们有巨轮。因为之前一百多天无话不谈,交流频率远远超过了他和他的朋友。也是过了年才有的小帆船和巨轮,潜台词就是之前他们那个被打破的巨轮真的很牢固。
有什么用呢?一个多星期就什么都不存在了。
就很想埋怨QQ为什么整出火花巨轮来显示感情的深浅,也第一次觉得微信的简洁是难得的优点。如果不被火花困住,可能我就不会在意要不要每天都说话,谁主动的次数比较多这些鸡毛蒜皮。可能我和他的关系会细水长流走向好的收尾。
哪有什么本来和可能呢?又在做梦。
今天近代史我坐在很靠后的位置,摆着电脑填表,他坐在从我这里数前面四排右边一个位置。所以只要我停下来打字,就会看一眼他的后脑勺儿。因为目光几乎不用移动所以看多久都不会被别人发现,但是我还是看一下就低下了头。
我不喜欢上近代史,但是因为能看见他的后脑勺儿,我觉得近代史也可爱很多。
就想到看过的一句网易云热评,“你说,大家来参加升旗仪式,是不是都为了能光明正大地偷看一眼平时不容易见到或者能见到却不敢明目张胆注视的某个人哪?”
不过,我洗了头他也没有回头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