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六十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北洋王朝在皖系军阀掌舵时期,段祺瑞作为皖系首领,奉行武力一统南北的策略,为了打造嫡系的皖系军队,自诩清流却不惜向日军大肆借款。皖系麾下十余个省区的督军、镇守使们唯段祺瑞马首是瞻,北洋军阀与西南军阀陷入连年战乱,而军阀混战四个字,也成了北洋王朝难以抹去的标签,背后的凄惨,仅湖南一省发生的两场兵祸就可以一窥端倪。
民国六年护法战争爆发,北洋军数万人马开赴湖南震慑各部湘军,但是尽管兵力上处于劣势地位,湘军中仍有两支军队选择反抗,在两广援军的支持下,湘军与北洋军在湖南境内展开激战,作为段祺瑞麾下的皖系军阀中的“四大金刚”之一,傅良佐担任湖南督军,为了激励士气,傅良佐私允北洋军可以“擅入家宅”,公然纵兵劫掠,一时间湖南一省之地,兵蕤遍地,生灵涂炭。在两广援军的阻击下,北洋军以湖南为前哨阵地的征讨之路进展缓慢,北洋军与湘军及粤桂联军陷入鏖战。
次年,进攻四川失利的皖系军阀张敬尧,率领麾下北洋军一师人马转战湖南,在湖南平江县与湘军熬战,最终拿下平江县城时,贪婪成性的张敬尧宣布“三日不封刀”,纵容部下大肆劫掠,在这一场兵祸中,平江县全城陷入难以言述的苦难。是年四月发生在湖南醴陵的另一场兵祸则尤为惨烈,北洋军经醴陵一战后艰难取胜,但是北洋军在战胜后首先做的就是将城中的财货钱帛劫掠一空,然后将房屋桥梁焚毁殆尽,全城死伤枕藉,天昏地暗。
而西南军阀的溃军也藏匿在流民中,在撤退时趁火打劫,北洋军遂于五月在醴陵“大肆诛屠,再燃劫火”,在醴陵一城,近乎两次屠城,结果是醴陵城内唯见万家枯骨,却无雉堞可见,风声鹤唳之下,乱兵在劫掠中毫无顾忌,怀疑新坟中藏匿军火,遂以炮轰,实为取其裳衣。更多的是临田抢夺耕牛,临道劫掠客贾,最终醴陵全县在这次兵祸中受灾四万余户,死伤两万余人。
但是发生在湖南一省之内的这两次兵祸,仅仅是军阀混战的一个小断面。连年的混战,北洋时期每年的军饷耗用接近清朝的两倍,并且不包括地方军阀的苛捐杂税,在这背后民众所背负的苦难,绝非一句军阀混战可以概全。那是一个枭雄辈出的时代,更是一个烽火遍地的时代,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背后,是站在苍生大义之上的争名夺利,所以不应该只看到所谓王侯将相的外表光鲜以及头衔璀璨,似乎天子一怒,即可伏尸百万。这是大气磅礴地写意风流?其实不然,一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或许更符合北洋乱世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