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峰 2019.12.15
今天读陈意文的《家庭中的正面管教》一书,了解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更懂得了什么是勤勉感,自卑感和自我价值感。
摘录: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
婴儿期(0~1岁半):基本的信任感与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1岁半~3岁):自主意识与害羞(或怀疑)感的心理冲突。
学龄除期(3~5岁):主动意识与内疚感的心理冲突。
学龄期(6~12岁):勤奋感与自卑感的心理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与角色混乱的心理冲突。
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感与孤独感的心理冲突。
成年期(25~65)岁:生育感与自我专注的心理冲突。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感的心理冲突。
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心理社会成长危机。只有一个危机被解决,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反之,如果上一个危机没有解决,就会阻碍下一个阶段的顺利发展,进而影响个体的成长。
进入学龄期,儿童处于发展“勤勉”(促进发展)和克服“自卑”(阻碍发展)的阶段。
那么,什么是勤勉,什么是自卑呢?
勤勉就是指如果孩子可以将事情(包括学习和做功课)做得很不错,那他就会喜欢做事,进而衍生学习更多事务的动力。
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无疑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会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
感悟:读这一章节,我认识到了儿童成长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冲突的过程,作为父母,最好的就是帮助孩子战胜自己,比如儿童期,是自主意识与害羞感的冲突,这时期,如果父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孩子就会发展的自主意识特别的强,战胜害羞感,孩子就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如果害羞感强烈,就会影响孩子正常的生活,会导致胆小,以至于还是不够主动做事,影响以后的学习。
到了学龄初期,就是主动意识与内疚感的心理冲突。作为父母尽量培养孩子的主动意识,主动学习,主动做事,如果主动意识强烈,孩子做事就会比较主动,从而战胜了内疚感。如果父母意味的批评,指责,就会加深孩子的内疚感,就会让孩子内心不安,就会让孩子畏手畏脚,唯恐做错了事,以至于影响了孩子的主动意识,如果内疚感战胜了主动意识,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挫,就会导致孩子学龄期的自卑感,就会影响孩子的发展。
到了学龄期,孩子处于“勤奋感与自卑感的心理冲突。”这一时期,如果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就会促进孩子更加的勤奋,从而让孩子更自信,从而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如果孩子的通过勤奋没有被认可,孩子可能就会形成消极情绪,从而形成自卑,一旦自卑感形成,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所以说,作为父母,尤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勤勉感,多鼓励,多支持,哪怕是孩子一个细微的进步,父母也要多鼓励,多表扬,尽可能多的培养孩子的勤勉感,让孩子找到自身的价值感,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的进步,才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一定要多鼓励,多发现孩子身上的细微的变化,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树立孩子勤勉感,多鼓励,多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