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即起,月朗星稀,慢跑在宣南的大街上。跑过众多的名人会馆、历史古迹,也跑过无数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跑过珠市口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跑过牛街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也跑过菜市口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慢跑回家,太阳渐渐升起。时候尚早,从书柜中翻起一本《城南旧事》。书是老书,首版于1960年,可我并没有完整的看过。小时候看过同名电影,也没有留下太多印象,印象深的还是片中那首弘一法师作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也许很多书、很多电影,只有经历了一定的岁月读起来、看起来才更有意思,才能更有感悟。
在这样一个年龄,这样一个暖暖的冬日,阅读这样一本老书,确实是一种享受。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又在网上看了1983年吴贻弓执导的经典影片。优美的旋律中,古老的北平,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的岁月,在英子清澈的眼睛中缓缓流过。片子上闪出的一条弹幕这样说,“能把人带入那个时代,也让自己想起过去的记忆”。我想,发这个弹幕的人应该与我是同时代的人。
城南旧事就发生在我住处附近。作者林海音的故居就在窗前不足500米的地方。走下楼,穿梭在椿树胡同、魏染胡同、西草厂街……在太阳光里飞舞着的小小尘埃中,我拥有了奇异博士让时光倒流的超能力,回到百年前的老城南,那时候北京还叫北平,崇文门还叫哈德门,实验一小还是厂甸小学。路上跑的不是汽车,而是骆驼和驴。
我仿若看到英子睁着大眼睛,稚气而认真地向别人说,“我叫英子!林英子”,仿若听到英子在朗读,“我们看海去,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
仿若与英子一起迷茫究竟什么是疯子,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分不清天空和大海。仿若与英子一起经历一场场别离:与惠安馆长着“泪窝子”的秀贞的别离,与为弟弟读书去做“贼”的厚嘴唇叔叔的别离,与失去子女的宋妈的别离,与寻找爱情的兰姨的别离,与挚爱的父亲的别离。英子说“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分得清大海和天空,分得清好人和坏人的时候,也就要和童年天真无邪的岁月作别了。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很多的别离,正如《小别离》中黄磊说的,“生命中最强烈的告别,不是对哪一个人,对哪一个身边的朋友,而是告别一个时代。你深深地去感受到,你已经不再是那个年纪的你,你需要开始面对新的生活”。
林海音告别了她城南的童年,但用一本《城南旧事》把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