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
【原文】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注:"辟"通“避”。
【译文】孔子说:“贤人逃避恶浊乱世而隐居,其次是择地方而住,再其次是避开不好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恶言。” 孔子说:“这样做的人有七位了。
【原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在石门住宿了一夜。早上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子路说:“从孔子家来。”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成却还要做的人吗?”
这两段话其实是孔子希望我们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想要活得更好就要有判断和选择的“眼光”。我们现在想要“更好,就要规避不好的行业,学会“顺势而为。选择一个好的公司,然后选择一个好的领导,规避那些总是甩脸色、无法好好沟通的上司;规避不友好的工作环境,规避那些总搞小动作,背后插刀的同事,人是“环境”的产物,一个好的环境能让“坏人”变好,一个“坏的环境”能让好人变坏。
【原文】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击磬,有一个挑着草筐的人经过孔子门前,说:“这个磬击打得有深意啊!”过了一 会儿他又说:“真可鄙呀,磬声硁硁的,没有人知道自己,就自己作罢好了。水深就索性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走过去。”孔子说:“说得真果断啊!真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可责问他的了。”
孔子在卫国击磬奏乐,一个荷蒉(挑着草筐)的丈人从他身边路过,听出了孔子奏乐的旋律中折射了一颗孤独的内心。丈人安慰孔子:“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劝孔子既然别人都不理解你,那就不要再执著了,随大流便罢了。如果环境清明那就也保持洁身自好,环境污浊时便同世人一起同流合污。但似乎孔子至今没有听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