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_:
刚刚在 topic 里有人提到 same,作为半个深度用户聊几句吧,额,女票也是 same 认识的 0.0
一句话说我最惊艳的地方就是:通过话题串联人的机制,建立了远比人与人直接对话更深入的联系。
频道粗粒度划分话题,再通过话题将人串联在一起,这样很直接的解决一个问题是,陌生人刚刚建立联系的时候不会无物可聊,因为你如果对这个话题没有同感或兴趣,可能都不太会打开这个人的聊天窗口(same 在公共区域对头像是比较弱化的,安卓端甚至不支持放大头像)。而且,我和一些资深 samer 总结的一个规律是【samer 一旦加了微信就基本不会再聊了】,这和其他社交产品“加个微信吧”是截然不同的,很迷…
reinca:
@ego_ 一个疑问 在我看来 贴吧和兴趣部落也是通过话题引导互动建立关系 same 是在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它在话题串联人上更惊艳?
imyan:
@reinca 评论即私信。我越来越认为一款好的社交产品是应该降低社交(搭讪)门槛的,也就是解决不知道怎么聊的问题,same 是通过话题评论即私信的方式,黑黑是通过通话时官方引导话题切换的方式(并没有很成功)。
ego_:
回 @reinca ,从产品设计上来说,如 @imyan 所言。
我就讲点主观感受了,纯玄学不专业~
个人可以从很多运营机制、文案、ui 的很多细节感受到 same 团队的强大同理心。在贴吧、豆瓣,咱们先在公屏下聊兴趣、聊话题,一来二去对这个id 熟了,赞同你观点了,抑或是你头像是个美女,就开始私信、豆邮,聊着聊着,不常开贴吧 app 了,表情包不够用了,想更了解你一点窥伺下朋友圈了——“加个微信吧”。
但是在 same,你分享的歌,分享的电影,分享的图片、文字,本身不就是“朋友圈”了吗?你的每一个新动态,只要是我感兴趣的,都足以成为我继续搭讪的理由,而那些内容,于你我而言,已经是一个版聊帖,且远比 im 中的“在么吃了么在干嘛”要有血有肉得多。
从很小的文案细节来说,赞叫“同感”,有一阵的 slogan 是“和而不同”,都是能够触动我神经的用心之处。从个人来说,微博只是获取资讯,朋友圈需要端着,而人都有两面性,我不端着的那一面,在人情冷漠的深圳如何排解呢?管他是矫情、神经还是怎样的废话,都在 same 有现成的频道等着了,反正发了也不指望有谁看,只是自己找个“树洞”吐吐,倘若刚好有人“同感”了,或者针对某个话题聊上了,孤独症患者不就被治愈了吗?
所以,same 在我看来是更纯粹的陌生人社交,而非荷尔蒙冲动或者令我厌恶的群体社交,而兴趣与话题,是非常好调和剂。
reinca:
我觉得是蛮有意思的一个点诶
之前的确没有特别关注过 same 的评论即私信,甚至在我们团队氛围内,一直认为 same 的出彩的点在于各种频道玩法,但玩法生命周期很短,所以并不是很看好
去年我们在做一个短视频模块的时候,也是以评论即对话私信的方式,但上线后数据很差。我个人体验下来,这么做觉得带给我的压力更大,因为评论更近似异步形态,我不会对对方是否立即回复有很高期待,但对话私信的方式会。同时这种评论有时候甚至是不要求要对方一定回复的,但对话留言就有更强的互动感,每次想评论视频时想到会变成一条消息过去就放弃了。
另外在类似兴趣社区的话题里,也会更期望是公众可见的评论,因为可以让更多人看到你,隐私性需求也通常会有私信去满足。
ego_:
@reinca 个人觉得你说的这个差异在于,same 是个披着社区外衣的社交软件,最终落地还是人-人,但是贴吧、论坛的本质还是社区。
cicada:
same的确是很优秀的陌生人社交产品,它的缺陷是,依赖于持续主动表达。主动表达这件事是需要“心理动能”的,支撑 same 核心用户的是主动表达的动能,而不是常见的互动激励,利益激励。从结果来看,长期保持这个动能的用户是很小一批人,所以 same 的数据其实相当难看。
我也有一款陌生人社交产品的构思,从“情绪”切入,因为我是个特别情绪化的人。原型去年在老家的餐桌上画完了,今年有余力就会做出来。和生辰一样,它是我内心世界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