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开始之前,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前文中所提到的关于《十二宫》连环杀人案的历史上的真实事件。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旧金山地区接连发生20多起恐怖的连环杀人案。
一名自称“十二宫杀手”的凶手,每次作案之后都会向警方和媒体发送含有密码的信件炫耀他的杀人经过,并在信末留一个星象图案标志,声称只要能够破译密码,便可得知他的真实身份。
这是这篇文章的一个引子,同时也是电影故事的一个引子,如果没有这个事件的产生,也就不会有电影之后的故事。
在这个引子里面,我们了解到了一位“连环杀人案”的大致面貌,并且也知道了这是一名很有特点的杀手。
怎么样有特点的呢?
在作案之后,特意与警方进行联系并将杀人的经过与代表杀手身份的图案标志送给警方,这样的行为像是对警方的一种挑衅和嘲弄。
除了这些众所周知的事件之外,在这场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中,还表达了一种观点,就是凶手的「有序性」。
有序性这个关键词也出现在了近期的一部新剧《心灵猎人》中了。
这几天恶补了几集《心灵猎人》,两部一起说会比较好一点,可以让这里所提到的观点更加的清晰明了。很多人没有看过《十二宫》,但是如果联系到美剧《心灵猎人》的情节的话,大家可能就会有兴趣了解一下大卫芬奇的这部电影了。
废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个「有序性」的含义,在美剧《心灵猎人》里,「有序性」也被称作「Sequence」,也就是「序列」,我们知道,序列是排成一列的对象(或事件),只有在表述一件事情的相关性的时候,才会用到序列这个词,而且前提是相关对象要有相同的主题。
《心灵猎手》中就有类似细节的探索和思考,而且作为一部启示性剧集,这部剧的节奏很慢很慢,这样慢下来的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细节,像我们在平时看电影看电视剧的时候很容易忽略掉的细节。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句:这部剧集发生的时期犯罪心理学还没有发展成熟,所以这部剧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可以说是一部科普剧集。
在第一集里,电视剧从一个人质挟持事件入手,然后又由罪犯自杀作为结尾,整个事件可以说是一场毫无头绪的案件,但是他提供给了我们很多细节,而这些细节,其实才是剧集的真正主题。
我们上面提到了剧集中有细节的探索和思考,那么对于这起挟持事件,主人公有什么样的思考呢?
在故事里,我们知道,最后主人公提到了一些问题:为什么人们会杀死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人呢,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做这些事情?
处于当前时代的我们自然知道,这里是要涉及到犯罪心理学的范围了,假如稍微懂一些弗洛伊德的精神病学理论基础,都能对这些事件有一些开拓性的认识,这些认知直接将我们理解别人的方式从一般的行为心理学转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动机中去了。
发现一件事情是很容易的,但是探索一件事情就变得非常困难了,我们日常所做的行为和形成的思想,其实都是一种环境影响下的产物,这样说可能会很极端,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那么在《心灵猎手》中,环境是如何改变人的呢?
《心灵猎人》的故事其实可以拆开来看,简单的非常几个部分的话,我们可以把这部剧的前四集分成两个大的框架,第一个框架是关于杀手「坎伯」的,故事从对坎伯的审问开始,整个事件就变得明朗起来,坎伯的思想和行为是「序列杀手」的一个代表,但是坎伯并不能代表所有「序列杀手」。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序列杀手」也有「无序性」,比如各个杀手存在着许多不同点: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杀人方式、不同的社交礼仪、不同的嗜好、不同的环境等等,所以警方在寻找这些杀手的共同点时毫无头绪,因为他们其实一点表面上的共同点也没有。
第二个框架是关于「蒙特」的,和第一个框架相同的是,这里同样是由对蒙特的一场审问开始的,而且在审问完蒙特之后,主人公霍顿对连环杀手的心理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提升过程,其实就是对于犯罪心理的一种探索过程。
我想,在接下来的过程中,还会有第三个人或第四个人的审讯,将这些人的审讯结合到一起,就是「序列杀手」的杀人动机的正确解答,坎伯和蒙特两个人在童年时期都受到过一定程度的身心伤害,而这个过程中没有人去为他们做心理辅导,忽略了他们的存在性,从而也就导致了人物性格和行为上的一些极端表现。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了他们的性格和行为的成长,也进而对整个人生起到微妙的改变作用。在电影《蝴蝶效应》中,主人公炸毁一个信箱的行为引发了五六种人生选择的产生,而每种人生的差异性之大,根本难以想象。
所以说,其实这些都是「有意义」的连环杀人案件,这里的有意义是指行为的动机有指向性,而并不是空虚无意义的。
那么我们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犯人行凶的过程是对过去的「重复演绎」,而为什么要重复父母对自己的一些暴力行为呢?
这是对「有意义」的一种反问,通过这种反问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观点,而且这样的反问过程非常有利于我们的论证过程。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举动和语言上的影响存在于孩子的记忆里,童年时期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被淡忘,甚至在意识层中消失,但却会顽固地潜藏于潜意识中。
当我们遇到了相似或完全相同的情境的时候,我们深藏于潜意识中的记忆就会跳出来,左右我们的行为,当我们刻意的去隐藏自己的心理创伤的时候,很可能适得其反,造成不可估量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新片《小丑回魂》里,孩子的心理创伤和身体创伤通常不会通过报复和反驳的方式出现,而是将恐惧和创伤想象成怪物或者是幻境,这其实也是孩子恐惧的源头所在,恐怖片故意将孩子的恐惧外化,其实就是将童年创伤外化的一个过程,相信有过童年创伤经历的人看过之后会深有感触。
讲了这么多,回到电影《十二宫》里,我们是否有了一些头绪了呢?
在《十二宫》里,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细节,可以罗列出来,分析一下:
1 凶手的笔记和图案标志
2 凶手的杀人方式
3 电影凶杀现场的场面调度
4 案件呈现的角度和方式
以上只是一部分,我们来稍微的拆开看一下里面的内容和共同点,结合上面提到过的《心灵猎人》例子,就可以大致了解电影的意图了。
可以大胆的讲,《十二宫》是《心灵猎手》的一个前传,比如我们看上面的前两项里,讲到了凶手的笔记和图案标志以及杀人方式,这三点有什么关联吗?当然有,这三点都在表达一个主题,就是凶手的「有序性」,同样的,这是《心灵猎手》里「序列杀手」经常做的事情,我们从杀手所做的案件的手法中就可以判断出这是哪一个杀手的杰作。
我们也可以从后两项,也就是电影凶杀现场的场面调度和案件呈现的角度和方式看出导演的意图,进而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在上一篇文章:《十二宫》的电影改编与历史真相中,我有解释过在这部电影里,作者在刻意的去消除电影的主观色彩,尽可能呈现出一种客观的视觉体验,这是导演想要表达的一种电影风格,同时也想呈现出一种真实感和记录感。
而且这起连环杀人案开始于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末,甚至要比《心灵猎手》的时间还要早,所以那时候关于犯罪心理学的体系几乎是没有的,电影当然也没有在这上面着墨太多。
综合以上,就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电影一直在讲述事件和调查事件,并且通过技术手段刻意去还原现场,但是故事本身其实到了最后还是没有得到太多的进展成果。
可能十二宫杀手本人曾经有过童年创伤,而童年创伤就可能成为他的犯罪动机。
那么,如果杀手没有过童年创伤呢?
那么一定是其他原因导致了杀手的动机。但是电影并没有在这方面深挖。他把大量的细节抛给了观众让观众去思考去探索,但是案件本身的残缺让我们望而却步。
所以这部电影如果单独看的话会很枯燥,也很难理解电影中想表达的一些观点。
《心灵猎手》的出现可以说是对《十二宫》的一种注释,不妨在看完电视剧之后再去看这部电影,可能就会有比之前更大的感触。
但是深入一下看的话,两者其实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对连环杀人案背后事件发掘的过程了,只不过电影着重表现连环案件的关联性,而电视剧则强调人物的心理创伤。
各有专攻,互不干扰。
下一篇文章我们就《心灵猎手》来聊一下童年心理创伤形成的过程以及相关作品的对比等等。
最后,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