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人对死亡有种美好的信念,当他们的灵魂到了天堂门口,神会问他们两个问题: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过快乐?那你这一生有没有给别人带去快乐?
两大影帝撑起了一部戏。摩根·弗里曼就无需多介绍了。杰克尼克尔森,有个比他影帝还为人熟知的身份,就是那个拥有洛杉矶季票,常年出现在斯台普斯球馆前排的湖人球迷。
人生就是一个遗憾接着一个遗憾,当你即将面对死亡,才会发现错过了这么多事情。
两个身患绝症的老头被安排在了同一间病房。一个是富豪,一个是汽车修理工。两个不同阶层的人因病结缘,决定在所剩无几的时光里,把人生中的遗憾一一实现。就这样,带着两人的遗愿清单,出发了。
“高空跳伞、开着福特野马赛车、参观埃及金字塔;帮助一个陌生人、大笑到流泪,亲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
两个老头在生命中的最后几个月里,尽情绽放,用尽力气,只为不带走任何遗憾。电影中印象最深的是卡特对爱德华阐述的关于埃及人对死亡的思考,特别契合电影带给人的反思,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在追求什么?这一生,追求快乐何尝不伟大呢。有些事不做,一晃就是45年。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近期的生活有两点思考和一个改变。
第一,关于快乐。应该是从18岁写情书开始对写作感兴趣,没有系统,没有持续,断断续续,随心所欲。写文时我不给自己设限,胡说八道,海阔天空,写完若是心满意足,那就是让自己爽;自己爽完,如果刚好有人看了我的文字因此高潮,那我还让别人爽,便是功德无量。我死后若到了埃及的天堂我可以回答神的那两个问题:我有过快乐,我也给别人带去过快乐。
第二,关于追求。人若是这么容易就改了功利心,狗早就改了吃屎这个毛病。在简书上发文,也开始会受文章被首页拒稿而郁郁寡欢,嘴上不提心里却小小期盼能获得读者的认可。是要研究首页的投稿套路标题套路去迎合大众,还是要以内心的感受为主。我为什么要写字?我想,等我哪天觉得写字开始像是一份工作,我就不写了。只要还有兴趣,我就会去热爱,去坚持。
关于改变。之前我一直觉得梦想清单是很装逼很做作的事情。看完电影,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拿起笔,工工整整的写下了10项待完成梦想。看着它们小心翼翼地躺在那里等着被划掉,我下定决心不动摇,比党的指导方针还坚定不移。我喜欢这种生活中的改变。因为我赚到了,我比之前的自己多了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想起乔布斯的座右铭: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来过,那么总有一天你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