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质疑不敢接?30句“救场话术”,培训师记熟就能镇住场

培训课上的质疑,从来不是“挑刺”,是学员“没懂、不信、有顾虑”的信号。不会接,场面会冷、信任会崩;会接,反而能拉近距离、让课程更落地。

30句话术按“质疑内容不认同、质疑方法不落地、质疑案例不贴合、质疑节奏不适应、质疑效果没保障”5类场景划分,每句都贴职场培训真实情况,没有空泛大道理,记熟了,学员一开口就能接,还能让质疑变成课程亮点。

一、化解“质疑内容不认同”:学员说“你讲的不对/我不认可”

1、你说“这个观点不对”,特别好——正好咱们借这个机会聊透,你觉得哪里不认同?是结合你的工作经历,发现实际情况不一样吗?

2、我理解你不认可这个说法,毕竟每个人的工作场景不同——你平时遇到这类问题,是用什么思路解决的?咱们可以拿出来一起分析,说不定能补充更实用的方法。

3、你觉得“这个内容有问题”,其实我之前也收到过类似反馈——后来跟10多位同岗位的学员聊,发现他们用这个思路解决了不少问题,你想听听他们具体是怎么用的吗?

4、别着急否定,咱们可以换个角度看:你说的情况是A场景,我讲的是B场景——比如你说“沟通不用先听后说”,是不是在“紧急任务对接”的场景里?而我讲的是“客户投诉处理”的场景,不同场景确实有差异。

5、你不认同这个观点,说明你在认真思考,这比单纯听更有价值——不如你说说你的想法,咱们一起对比下,看看两种思路分别适合什么情况,这样大家都能学透。

6、我讲的内容不一定100%适配所有人,你觉得不认同,恰恰说明你有自己的判断——你可以把你的经验分享出来,咱们一起完善这个内容,让它更贴合实际工作。


二、化解“质疑方法不落地”:学员说“这个方法太复杂/用不上”

1、你说“这个方法用不上”,特别真实——很多学员刚开始都这么觉得,后来他们把方法拆成3个小步骤,每天试1步,反而用顺了,你想知道他们是怎么拆的吗?

2、我理解你觉得“方法太复杂”,毕竟刚接触新东西都需要适应——咱们可以先不聊“全流程”,就说你现在最想解决的那个问题,这个方法里的哪一步能帮到你?

3、你担心“用不上”,其实是怕学了白学——不如咱们现在就结合你的工作场景,试着套一套:比如你说“客户总说再考虑”,用这个方法里的“追问需求”步骤,你觉得怎么问能管用?

4、这个方法看起来复杂,其实是我没讲透落地细节——比如你觉得“步骤太多记不住”,咱们可以先聚焦“最核心的2步”,这2步你平时上班就能用,先试几天,有效果再学剩下的。

5、你说“这个方法不适合我”,很正常——没有万能的方法,只有适配的场景,你平时处理这类问题,最常用的是哪类方法?咱们看看能不能把两个方法结合,改成更适合你的版本。

6、我知道你怕“学了用不好”,其实我准备了“简化版工具表”——把方法拆成“遇到XX情况,做XX动作”,比如“客户压价,就说‘比您预算多2万,但能多用1年’”,你拿着表就能用,等下可以发给你。


三、化解“质疑案例不贴合”:学员说“这个案例离我们太远/不适用”

1、你说“这个案例不贴合”,我特别认同——毕竟行业、岗位不同,案例确实需要调整,你平时工作中遇到的类似情况,具体是怎样的?咱们可以拿你的经历当案例,现场拆解方法。

2、我选这个案例,是因为它能讲透方法的核心逻辑——但确实离你的工作有点远,不如咱们把案例里的“行业背景”换成你的领域,比如把“互联网销售”换成“传统零售”,你觉得这个方法还能用吗?

3、你觉得“案例太大,我们小公司用不上”,之前有个学员也这么说——后来他把案例里的“5步流程”改成“3步”,用在自己团队里,效果反而更好,你想听听他是怎么改的吗?

4、这个案例看似不贴合,其实核心问题和你的工作是相通的——比如案例里“员工积极性低”,和你遇到的“下属不愿加班”,本质都是“激励问题”,咱们可以借案例的方法,聊你的具体情况。

5、我理解你觉得“案例不适用”,毕竟每个公司的情况不同——你可以说说你公司的特点,比如“团队人少”“流程简单”,咱们一起看看怎么把案例里的方法,改成适合你公司的版本。

6、你说“这个案例太老了”,特别对——行业在变,案例确实要更新,我最近收集了几个同岗位学员的新案例,其中一个和你的工作场景几乎一样,你想听听他是怎么用这个方法解决问题的吗?


四、化解“质疑节奏不适应”:学员说“讲太快/太慢/重点不突出”

1、你说“讲太快没跟上”,是我的问题——我现在把刚才讲的“3个核心点”再拆成1句1句说,每说1个,你觉得没听清就随时打断我,咱们不着急,确保你听透。

2、你觉得“讲太慢”,说明你吸收得快——正好你可以帮大家梳理下:刚才讲的内容里,你觉得哪个点最有用?或者你想提前了解下一个模块的内容吗?咱们可以根据你的节奏调整。

3、你说“重点不突出”,特别关键——我重新把今天的内容划3个重点:第一个是“解决XX问题的核心步骤”,第二个是“最容易踩的坑”,第三个是“明天就能用的1个动作”,这样是不是更清晰?

4、我理解你觉得“节奏不舒服”,毕竟每个人的吸收速度不同——咱们可以试试“每讲20分钟,停5分钟答疑”,你觉得这个频率怎么样?如果中间有没跟上的,也可以随时举手。

5、你说“重点太多记不住”,是我没做好筛选——其实今天不用记所有内容,只需要记住“1个方法+1个案例”,就是“遇到XX问题,用XX步骤解决”,其他内容可以课后看笔记,这样是不是轻松点?

6、你觉得“节奏太乱”,我马上调整——接下来我会按“‘问题是什么→方法怎么用→案例怎么拆’”的顺序讲,每讲完一个模块,就总结1句核心话,确保你能跟上逻辑。


五、化解“质疑效果没保障”:学员说“学了也没用/没效果”

1、你说“学了也没用”,我特别理解——毕竟培训最怕“课上懂,回去忘”,所以我准备了“课后14天行动表”,每天只让你做1个小任务,比如“明天用今天学的话术跟1个客户沟通”,跟着做就能看到效果。

2、我不保证“学了就能100%解决问题”,但能保证“学了能多1个思路”——比如你之前遇到“客户拒绝”只能放弃,现在学了“追问需求”的方法,至少能多试1次,说不定就能促成合作。

3、你担心“没效果”,其实可以先做个小测试:今天学的方法里,你选1个最简单的,明天上班试1次,不管成没成,下次课咱们一起复盘,看看哪里需要调整,这样一步一步来,效果会更明显。

4、很多学员刚开始都怕“没效果”,后来他们用了一个笨办法:把学的方法写在便利贴上,贴在电脑旁,每次遇到对应问题就看一眼,慢慢就用顺了,你也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5、你说“学了没用”,可能是还没找到适配的场景——不如咱们现在就聊你的工作:你下周有什么要处理的事?比如“跟客户谈价格”“给下属安排任务”,看看今天学的方法能不能用上。

6、我理解你怕“白花钱、白花时间”,所以咱们可以定个“小目标”:这次课结束后,你能用学的方法解决1个小问题,比如“缩短10分钟做报表的时间”“少1次客户投诉”,只要达成这个目标,就不算白学,对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