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飞机上,偶然看到一篇推广某产品的文章广告标题,顿时打了一个冷颤,鼻子一酸。离家多久了?一抬头,一眨眼,额,快九年了,独自在国外九年一次未回过家,很多人会问我同样的问题,你都不想家吗?你爸妈不想你啊,之类的。在远方家人与身边朋友眼中我也许是被贴上了不愿回家不想回家的标签,可谁又知道,回家的心情我不比谁低,甚可以说是很强烈的,但这种强烈就如同哞尽全力一拳打向一面墙,墙不会倒,而手会皮肉残飞。有家而回不了家,与有家?还是没家?相做比较,可哀的就显而易见了。家,这个字,从小我们就知道“家是避风港”这句话,无论在外遭受多么强烈的狂风暴雨,委屈心酸,只要回到家,你受伤的心会被抚慰,你流血的躯体就会痊愈,不管生活多么的艰难,你都不会想要放弃,因为你心里明白,只要再坚持一下,再咬牙一下,就能回家了。可是,如果这,不存在呢?如果受伤的心只能需要时间和更加的忙碌来缓解,流血的躯体需要自己研究治愈的方法,那么,你又能持续坚持多久的再咬一下牙,再忍耐一下呢?忘了有多少年我以为过我是可以一个人活下去的,现在就只能朦胧的看着自己,原来我是这么弱小,原来我是这么的不了解自己。爸爸去哪儿了,这是我唯一喜欢追着看的综艺节目,因为在真实的父子关系下,为了效果弄假的我相信不会有,但最主要的是我想跟我年纪相仿的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看到眼泪止不住吧。当看到荧幕里父子之间的羁绊,那种关爱,那种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感,那种起初的互相不了解,不亲密不信任,到彼此尊重,是父子但更是好朋友好兄弟的演变,眼睛就红了,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嫉妒,不甘心,不明白的委屈。每看一期,便会由不得自己的去回忆自己的小时候,才发现,温暖原来在我儿时停留的时间好短暂。一个离家很久的人,一个对家没有多少美好回忆的人,一个在心中埋下了对家的恐惧的人,这样的人,他要如何说服自己回“家”呢? 陌生,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在熟于不熟之间的灰色地带,是个暧昧的词吧。但要看情况,当陌生出现在爱情,亲情,友情这些情感交织网中的时候,他便是世间最毒的词语了,没有灰色地带,而是一种冰冷的,寒锥戳心的痛的词。其实,从去国外到现在九年未归家,但当细细一数,才明白何至九年。16岁开始便断断续续的离家了,之间又有两三年的远行,如今28的我,算算在外是有12,13年了。嗯,对家,我是陌生的,而家对我,也是陌生的吧。相互的陌生,与其说隔阂,倒不如说不认识来的贴切。得从头开始吧,就像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彼此的奉承彼此的尊重,小心翼翼的处理着彼此的语言,眼神,感情,保留好距离,把握好距离,一切从新建立,便会有如涅槃重生般不但消除了隔膜还增进了感情。当然,这些都是理想化的,对于在陈腐城市生活了大半辈子的60年代父辈们,我看不到互相理解,也看不到能放下那无聊的长幼尊严感来与你平等的处理问题,更看不到已经像毒瘤般扎根在他们内心的处事偏见会被拔除,或许一个常年在外的人怎么会知道其实他们也在改变,这一切都只是胡思乱想罢了,所以我想,这次的回国就是去做个了断吧,去解除一个常年深埋在心里的定时炸弹,又或者说它就像一条拴住脖子的铁链,如果不解开它,我只能朝着不同方向走,不停的画圆,永远没法向前走的更远。家,我回来了,请告诉我,我回来的,对吗?
家,请告诉我,我回来的,对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